[发明专利]一种减轻化疗副作用的中药益生菌发酵液制剂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2168.6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0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袁杰力;李明;杨永亮;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弘焕微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31 | 分类号: | A61K36/31;A61P1/00;A61P37/04;A61P3/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轻 化疗 副作用 中药 益生菌 发酵 制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减轻化疗副作用的中药益生菌发酵液制剂,是将长双歧杆菌、发酵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添加到含有灵芝和莱菔子水提液的MRS肉汤培养基中增殖发酵获得,MRS肉汤培养基中灵芝浓度为16.6~66.4mg/mL,莱菔子浓度为0.5~2g/mL;添加益生菌菌量比为长双歧杆菌:发酵乳杆菌:嗜酸乳杆菌=1:1:1,使混合后每种益生菌在添加中药的MRS肉汤培养基中初始CFU/mL=1~2*106,进行增殖并发酵中药至发酵液中总CFU/mL=3~5*109;这是一种能够有效减轻病人因化疗产生副作用的中药益生菌发酵液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特定益生菌对两种中药进行发酵,制得中药益生菌发酵液制剂,特别是一种用于减轻化疗副作用的中药益生菌发酵液制剂。
背景技术
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有些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CTX)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会伤及正常细胞,尤其是生长较快的造血干细胞,肠粘膜细胞等,引起副作用。较严重的临床表现为胃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恶心呕吐,机体消瘦,免疫力低下,炎症反应等。另一方面,化疗会严重破坏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降低菌群多样性及有益菌的丰度。进而加剧粘膜炎症及胃肠反应。同时,由于肠道菌群高度参与药物代谢和活性物质的转化,而菌群紊乱势必影响一些经口药物,特别是中药方剂的利用程度。现有研究表明灵芝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细胞组胺的释放,增强各器官功能;莱菔子具有增强回肠节律收缩,加强机械性消化的作用。而该两类药食同源材料功效的发挥均离不开肠道益生菌的分解、转化、结构修饰等作用。双歧杆菌能有效保护肠粘膜屏障,抑制肠粘膜通透性增高;乳杆菌能调节机体细胞免疫,恢复肠道菌群,减轻病人腹泻。但是,这些益生菌对于药食同源材料的发酵转化作用在医疗领域,特别是在减轻化疗后副作用方面的功效尚未开发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临床化疗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能够有效缓解病人化疗产生的副作用的中药益生菌发酵液制剂。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用于减轻化疗副作用的中药益生菌发酵液制剂,其特征在于:是将长双歧杆菌、发酵乳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添加到含有灵芝和莱菔子水提液的MRS肉汤培养基中增殖发酵获得,MRS肉汤培养基中灵芝浓度为16.6~66.4mg/mL,莱菔子浓度为0.5~2g/mL;添加益生菌菌量比为长双歧杆菌:发酵乳杆菌:嗜酸乳杆菌=1:1:1,使混合后每种益生菌在添加中药的MRS肉汤培养基中初始CFU/mL=1~2*106,进行增殖并发酵中药至发酵液中总CFU/mL=3~5*109。
进一步地,本发明中长双歧杆菌,发酵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分别在MRS肉汤培养基中获取菌液。
进一步地,三种益生菌可以同时加入添加中药的MRS肉汤培养基中,再进行增殖发酵,最佳的方式是先将发酵乳杆菌添加到含中药的MRS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12h后,再加入长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再进行增殖发酵。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种用于减轻化疗副作用的中药益生菌发酵液制剂,其所用中药均来自可食用中药,应用范围广,易获得,安全无毒副作用。其所有菌株均来自于人体,经筛选和组方验证,安全性高,临床应用有保障。它在减轻化疗所致的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屏障受损等方面显著效果,能改善肠内微生态失调,增强肠粘膜屏障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因此这种中药益生菌发酵液制剂作为肠内营养制剂,能给化疗病人提供肠内营养,还能调节肠道菌群,使用十分广泛,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能大大减轻病人在化疗过程的痛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弘焕微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弘焕微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21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