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家用智能电视的智能化测试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91812.8 | 申请日: | 2021-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4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胡清华;王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N17/04 | 分类号: | H04N17/04;H05K7/20;G06K9/32;B01D46/42;B01D46/10;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韩帅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家用 智能 电视 智能化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面向家用智能电视的智能化测试装置,所述装置由机器人构成;所述机器人上设有摄像头、工控机模块、检测服务模块、数据库和播音机构,所述工控机模块包括文字检测单元和文字识别单元;S1、机器人到达指定位置通过播音机构进行语音指令播放;S2、通过摄像头对各条语音指令在智能电视呈现的视频信息进行采集;S3、通过机器人内部工控机模块进行交互筛选出智能电视具备反应能力的语音指令及完成下一步多指标测试任务的选定;S4、所述文字检测单元将视频信息进行跳帧分析获得文字检测的坐标信息;S5、所述文字识别单元对文字检测的坐标信息进行识别获得识别文字信息;该装置通过文字识别检测算法实现快速移动对智能电视的功能进行测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面向家用智能电视的智能化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智能家电领域中,诸如语音交互、体感交互等功能成为行业内重点研究和竞争的方向。然而在家电智能化研究如火如荼,对于各类智能家电智能化水平的定量化测试,却缺少科学、高效的测试方案和测试工具。开发一款智能家电性能测试的机器人的需求十分迫切。
但对于智能家电的智能化水平现有的测试方法仍然采用人工方式,即人工地和被测家电进行语音或视觉交互,然而人工方式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由于人为主观性,将会带来例如语音播报内容不一致、语音响度(分贝量)不一致等问题,即缺乏标准化;第二,人工测试无法记录测试过程中的完整信息,后续无法进行测试效果的复检;第三,面对众多的家电种类和各式各样的家电型号,完成所有的测试工作将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同时还存在着劳动强度大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为了改变此情况,需要一种面向家用智能电视的智能化测试装置及方法。
中国专利公开了(CN201610803632.0)智能电视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在接收到所述智能电视的测试指令时,获取所述智能电视对应的测试样本,其中,所述测试样本包括多个测试脚本及所述测试脚本对应的测试参数;在测试执行器处于闲置状态时,依次获取所述测试脚本的测试标识,并控制测试执行器基于所述测试标识对应的测试参数运行所述测试标识对应的测试脚本;在所述测试脚本运行完成时,显示所述测试脚本的测试结果,该方法通过在接收到所述智能电视的测试指令时,获取所述智能电视对应的测试样本,而后在测试执行器处于闲置状态时,依次获取所述测试脚本的测试标识,并控制测试执行器基于所述测试标识对应的测试参数运行所述测试标识对应的测试脚本,最后在所述测试脚本运行完成时,显示所述测试脚本的测试结果,实现了智能电视的自动化测试,避免了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测试时受人力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测试力度不足的情况,提高了测试效率以及测试效果,进而提高了智能电视的质量和可靠性,但该方法并未结合文字识别检测算法和严谨的逻辑推理,无法对通用的智能电视的智能功能进行测试,无法代替大量人力、人机协同完成通用智能电视测试处理的效果,应用效果不佳,需要进行一定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面向家用智能电视的智能化测试装置,该装置通过文字识别检测算法实现快速移动对智能电视的功能进行测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面向家用智能电视的智能化测试机器装置,所述装置由机器人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上设有摄像头、工控机模块、检测服务模块、数据库和播音机构,所述工控机模块包括文字检测单元和文字识别单元;其中:所述工控模块通过如下步骤实现对家用智能电视的测试:
S1、机器人到达指定位置通过播音机构进行语音指令播放,
S2、通过摄像头对各条语音指令在智能电视呈现的视频信息进行采集;
S3、所述工控机模块通过智能电视对语音指令反映的速度选定下一步多指标测试任务;
S4、所述文字检测模块将视频信息进行跳帧分析获得文字检测的坐标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18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