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91151.9 | 申请日: | 2021-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47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平;倪丽萍;孙亚洲;劳力;周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冯洁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失控 检测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系统和方法,涉及电池温度检测领域。该电池热失控检测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和温度数据采集模块,温度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多个热电偶,多个热电偶中的至少两个热电偶的温度采集端与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多个热电偶中的至少两个热电偶的温度测量端电连接,每个热电偶的温度测量端靠近电池模组中的防爆阀,多个热电偶与数据处理模块构成至少一个温度检测回路;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温度采集端的检测信号,计算温度信息,在温度信息达到预设值时,判定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利用多个热电偶与数据处理模块构成的温度检测回路实现对电池模组温度的实时检测,从而提高对电池模组热失控的检测及时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温度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电池系统做热失控的方式通常为使用气溶胶、烟雾、氢气以及气压等传感器,在电池系统发生热失控的情况下,失控的电池会释放烟雾、氢气以及烷类气体,此时该类气体会被以上传感器检测到并发出警报。
但是,在使用上述提及的传感器时,均需使用芯片实现对相应成分的检测,原理较复杂,可靠性有待验证。另一方面,若使用温感设备检测容量较小的电池的热失控情况,由于释放的气体量不多,就会造成温感设备无法及时检测到电池的温度变化情况,从而导致无法及时判断电池是否发生热失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系统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及时检测电池模组温度变化以及及时判断电池模组是否发生热失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热失控检测系统,包括数据处理模块和温度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温度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多个热电偶,所述多个热电偶中的至少两个热电偶的温度采集端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多个热电偶中的至少两个热电偶的温度测量端电连接,每个所述热电偶的温度测量端靠近电池模组中的防爆阀,所述多个热电偶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构成至少一个温度检测回路;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温度采集端的检测信号,计算温度信息;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温度信息达到预设值时,判定所述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热电偶中的每个热电偶的温度采集端均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多个热电偶包括至少一个正极热电偶和至少一个负极热电偶,所述正极热电偶的温度测量端与所述负极热电偶的温度测量端一一对应电连接,每个所述正极热电偶、与所述正极热电偶电连接的负极热电偶以及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构成一个所述温度检测回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检测回路中的正极热电偶和负极热电偶的温度测量端之间通过导线电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热电偶包括第一热电偶、第二热电偶和第三热电偶,所述第一热电偶和所述第二热电偶的极性不同,所述第二热电偶和所述第三热电偶的极性相同;所述第一热电偶、所述第二热电偶和所述第三热电偶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热电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热电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热电偶的第一端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热电偶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热电偶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热电偶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端为所述温度测量端,所述第一热电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热电偶的第二端为所述温度采集端,所述第一热电偶、所述第二热电偶、所述第三热电偶和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构成所述温度检测回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热电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热电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热电偶的第一端均连接到同一条导线上。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热电偶包括至少一个正极热电偶和至少一个负极热电偶,所述多个热电偶中的正极热电偶与负极热电偶交替电连接,且所述多个热电偶中的第一个热电偶与最后一个热电偶的极性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11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