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90407.4 | 申请日: | 2021-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4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安;陈一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边缘智能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20/38 | 分类号: | G06Q20/38;G06Q20/40;G06Q30/00;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交易平台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平台,包括基础能力层、区块链层、业务层和应用层,
所述的基础能力层包括碳排放监控、数据传输、属性基加密基础设施和数据库单元,用于为区块链层提供数据上链前的收集、加密和传输,为交易平台的各项功能业务提供基础的支撑;
所述的区块链层包括接口子层、互联子层和合约子层,通过开放软件开发工具包,向业务层提供业务二次开发,用于搭建区块链服务相关的系统,所述合约子层通过智能合约的调用,为所述互联子层运行共识机制提供基础保障,所述接口子层整合下层数据与业务逻辑,向上提供软件开发工具包以及对应业务接口;
所述的业务层包括安全管理、交易管理、溯源管理和数据管理单元,用于对业务接口进行二次封装,为应用层提供用户界面友好的应用,实现具体的业务流程;
所述的应用层包括碳资源持有方、碳指标出售方、碳指标收购方和政府监管方单元,为交易平台中的用户提供相应的应用;
所述的属性基加密基础设施采用一种密文策略的属性基加密方式,对于数据加密与溯源过程的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以下方式生成公钥PK与主密钥MK:
其中i为系统安全参数;
步骤二,公钥PK将被分发至数据生成者与数据访问者;
步骤三,数据访问者将自身的用户属性集发送至授权服务器,属性私钥生成运行在属性基加密基础设施的授权服务器中;
步骤四,根据以下方式生成用户属性私钥SK:
数据加密由数据生成者发起;
步骤五,根据以下方式生成密文C:
其中M为明文,为数据生成者指定的访问控制策略;
步骤六,加密后的数据在链上进行存储与流转的过程,需要根据统一的溯源数据模型,将数据、活动、执行实体以及各要素包含的二级、三级要素封装为json数据格式;
步骤七,当用户属性集变化后,根据以下方式生成新的访问策略,
其中s为策略更新者身份签名,是新的访问策略,称为复合策略;
步骤八,数据访问者将新生成的复合策略发送至授权服务器;
步骤九,授权服务器对身份签名进行认证,并撤销旧用户属性私钥的合法性;
步骤十,授权服务器按照步骤四的流程,生成新的用户属性私钥,发送至数据访问者;
步骤十一,加密完成后的数据即可进行上链存储,当有企业节点或监管节点需要查询特定交易数据信息,或进行特定交易数据溯源时,便可以向区块链网络发出请求,区块链网络中的智能合约不进行身份核验工作,自动将密文C返回给数据访问者;
步骤十二,数据访问者根据以下方式对数据进行解密:
若用户属性私钥满足数据生成者指定的访问控制策略,则可以解密密文C,得到明文M,若不满足,则无法解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约子层包括EVM、交易执行引擎、分布式存储,所述EVM作为轻量级虚拟机,构建智能合约的运行环境,所述交易执行引擎用于驱动智能合约的运行,所述分布式存储保存有预编译的智能合约,以及可能调用的合约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互联子层包括共识机制、P2P、区块同步,所述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网络实现可信数据传输的核心,网络节点遵守同一套共识机制,并通过所述P2P实现数据在网络各节点内的去中心化传输,所述共识机制实现所有区块的数据同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口子层包括PRC、SDK和交互式控制台,所述PRC为上层业务与区块链网络交互的接口,将区块链功能与接口封装为SDK,实现业务开发,所述交互式控制台提供一种图形化的区块链数据查询机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互联子层采用了PBFT的共识机制,通过共识节点之间对数据的广播与验证,实现全网共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交易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基加密基础设施包括一套改进的属性基加密算法以及授权服务器,用于对上链数据进行属性基加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边缘智能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未经边缘智能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04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