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重度盐碱地治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90242.0 | 申请日: | 2021-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5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陈广富 |
| 地址: | 25709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度 盐碱地 治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重度盐碱地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测不透水夹层;S2、划线处理;S3、土地翻耕;S4、制备净化液;S5、输送净化液;S6、预埋管;S7、施肥处理;S8、农作物种植,该中重度盐碱地治理方法通过使用脱硫石膏与水源进行充分混合,达到对盐碱地的治理作用,再依次在肥料周边一定区间内开设深度为5‑10cm的水槽,向水槽内部注满水,水槽与农作物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0‑15cm区间,开垦土地,完成农作物的种植工作,在农作物进行种植过程中,该区间值不会造成农作物无法吸收到养分从而无法生长,同样能使农作物的根茎能够向旁边进行延伸,从而完成对土地的二次开垦作用,同时也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使农作物生长的更加茂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理方法,具体为一种中重度盐碱地治理方法,属于盐碱地治理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各类文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 .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
专利公开号为CN104115586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重度盐碱地治理方法,其首先为盐碱地治理区域布置真空排水系统和灌浆系统;然后向盐碱地治理区域中一定深度的位置处灌入浆液,使灌入的浆液固化后形成坚硬层;接着在盐碱地治理区域的四周挖设一定深度的毛沟;之后在坚硬层的顶部四周各埋设用于排出盐碱地治理区域中的水分的排水管道;再向毛沟内灌入混凝土,固化后形成防渗层;最后向盐碱地治理区域灌水进行洗盐;优点是在盐碱地治理区域中设置坚硬层,并从土壤的表层开始延伸至坚硬层设置防渗层,且在坚硬层的顶部与防渗层的底部之间埋设排水管道,使得只需进行一次淡水洗盐,就可降低盐碱地治理区域中的盐含量,不仅除盐碱效果好,而且除盐碱彻底,不会出现返盐现象。
现有的中重度盐碱地治理方法以及专利公开号CN104115586A公开的中重度盐碱地治理方法,均在使用过程中,只达到了初步治理的方法,却无法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对土地进行二次开垦的效果,使农作物充分的吸收水分以及养分,从而使农作物生长的更加茂盛。
现有的中重度盐碱地治理方法以及专利公开号CN104115586A公开的中重度盐碱地治理方法,均在使用过程中,只达到了初步治理的方法,却无法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对土地进行二次开垦的效果,使农作物充分的吸收水分以及养分,从而使农作物生长的更加茂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中重度盐碱地治理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治理方法只达到了初步治理的方法,却无法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对土地进行二次开垦的效果,使农作物充分的吸收水分以及养分,从而使农作物生长的更加茂盛。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中重度盐碱地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测不透水夹层:将土壤外部重黏土挖除,并记下所下挖的深度,再在挖除区域进行放水,静置一段时长,采用外部测量标杆检测不透水夹层的深度;
S2、划线处理:将所需治理的土地进行测量区分,划线间隔尺寸控制在指定区间内,在需要进行划线的区域铺设白色粉末;
S3、土地翻耕:采用外部的大马力机车对划线区域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为测量所得到的深度,结合深松打破犁地层板结;
S4、制备净化液:根据需净化的土地,准备适量的水与脱硫石膏,脱硫石膏与水的比例设定为1:15,采用外部的混合装置对净化液进行混合,使石膏充分混合于水源内;
S5、输送净化液:采用外部的抽水装置将净化液依次输送到预先翻耕好的挖除区域内,使净化液贯穿整个盐碱地,静置一段时长,再采用外部的抽水装置将水源抽离;
S6、预埋管:在坚硬层的四周各埋设至少一根用于排出盐碱地治理区域中的水分的排水管道,确保水分不会堆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东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02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