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相复合陶瓷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90033.6 | 申请日: | 202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0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儒;范铮;刘郑堃;金万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35/26;C04B35/48;C04B35/50;C04B35/622;C04B35/626;C04B35/64;C04B35/01;C04B35/4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韩正玉;徐冬涛 |
| 地址: | 2118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陶瓷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双相复合陶瓷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第一步:将质量比依次为1~10:1~10纳米级的双相复合材料和微米级的双相复合材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
第二步:将所述的混合物与水混合制备无机材料浆料,之后将该浆料同时加热并加压,促使无机颗粒离子化,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水热反应,促使膜初步致密化并得到烧结前驱体;
第三步:将所述的烧结前驱体通过烧结进一步提高膜的致密化,从而制备多相致密膜;
其中:所述的双相复合材料是钙钛矿-萤石型的无机复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双相复合陶瓷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微米级的双相复合材料的粒径大于50μm,纳米级的双相复合材料的粒径小于1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双相复合陶瓷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中:所述混合物中纳米级颗粒占比1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双相复合陶瓷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加热的温度为100-300℃;加压的压力为5-10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双相复合陶瓷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钙钛矿-萤石型的无机复合物中萤石型无机物为Ce0.8Sm0.2O2-δ、Ce0.8Gd0.2O1.9或YSZ(8%ZrO2),钙钛矿-萤石型的无机复合物中钙钛矿无机物为SrCo0.8Fe0.2O3-δ、La0.6Sr0.4Co0.2Fe0.8O3-δ、Ba0.5Sr0.5Co0.8Fe0.2O3-δ、BaCe0.15Fe0.85O3-δ、SrCo0.4Fe0.5Zr0.1O3-、Ba0.3Sr0.7Fe0.9Mo0.1O3-或SrCo0.9Nb0.1O3-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双相复合陶瓷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质量比为依次为1~10:1~10的萤石型无机物和钙钛矿无机物混合后,通过湿法研磨即可得到钙钛矿-萤石型的无机复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双相复合陶瓷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水热反应的时间为1~3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双相复合陶瓷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煅烧的温度为800-1000℃和时间为1~3h。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复合陶瓷膜,其特征在于:该复合陶瓷膜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得到:
第一步:将质量比依次为1~10:1~10纳米级的双相复合材料和微米级的双相复合材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
第二步:将所述的混合物与水混合制备无机材料浆料,之后将该浆料同时加热并加压,促使无机颗粒离子化,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水热反应,促使膜初步致密化并得到烧结前驱体;
第三步:将所述的烧结前驱体通过烧结进一步提高膜的致密化,从而制备多相致密膜;
其中:所述的双相复合材料是钙钛矿-萤石型的无机复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900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模块的引入测试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备用车轮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