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复杂方向施加百吨压力卧式自平衡反力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89905.7 | 申请日: | 2021-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4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张伟勇;朱成李;卫星;肖林;韩冰;刘宇辰;濮留纯;唐勇;徐代宏;刘铭杨;周林君;汪蓉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川南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复杂 方向 施加 压力 卧式 平衡 框架 | ||
1.一种可用于复杂方向施加百吨压力卧式自平衡反力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横梁(1);
所述长横梁(1)的主体形状为“长方体”结构;
短横梁(2),所述短横梁(2)固定设置于长横梁(1)内侧,短横梁(2)的外侧固定设置有稳定结构,稳定结构包括有:稳定支板(205),稳定支板(205)主体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结构,稳定支板(205)固定设置于固定板(203)一侧;预设开孔(2051),预设开孔(2051)开设于短横梁(2)两侧;第二拉件(2052),第二拉件(2052)固定设置于短横梁(2)之间;连接梁(2053),连接梁(2053)固定设置于短横梁(2)外侧;
承载台(3),所述承载台(3)固定设置于短横梁(2)一侧;
支撑柱(4),所述支撑柱(4)固定设置于承载台(3)一侧;
安装框(5),所述安装框(5)固定设置于支撑柱(4)一侧;
固定框(6),所述固定框(6)固定设置于安装框(5)一侧,固定框(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承载结构;
装配座(7),所述装配座(7)固定设置于长横梁(1)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复杂方向施加百吨压力卧式自平衡反力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横梁(1)包括:
装配板(101),装配板(101)固定设置于长横梁(1)两侧;
支撑板(102),支撑板(102)固定设置于装配板(101)内侧;
固定筒(103),固定筒(103)固定设置于装配板(101)两侧;
第一拉件(104),第一拉件(104)固定设置于固定筒(103)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复杂方向施加百吨压力卧式自平衡反力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横梁(2)包括有:
稳定板(201),稳定板(201)固定设置于短横梁(2)两侧;
承载板(202),承载板(202)固定设置于短横梁(2)内侧;
固定板(203),固定板(203)固定设置于短横梁(2)两端;
M30螺栓(204),M30螺栓(204)固定设置于固定板(203)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复杂方向施加百吨压力卧式自平衡反力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3)包括:
第一挡板(301),第一挡板(301)固定设置于承载台(3)两侧;
第二挡板(302),第二挡板(302)固定设置于承载台(3)另两侧;
限位件(303),限位件(303)固定设置于第二挡板(302)内侧;
锁定件(304),锁定件(304)固定设置于限位件(303)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复杂方向施加百吨压力卧式自平衡反力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4)包括有:
辅助板(401),辅助板(401)固定设置于支撑柱(4)外侧;
定位板(402),定位板(402)固定设置于支撑柱(4)一端;
固定螺栓(403),固定螺栓(403)固定设置于定位板(402)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复杂方向施加百吨压力卧式自平衡反力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5)包括有:
承载柱(501),承载柱(501)固定设置于安装框(5)内侧;
承重板(502),承重板(502)固定设置于安装框(5)内侧;
固定座(503),固定座(503)固定设置于安装框(5)两端;
遮挡件(504),遮挡件(504)固定设置于固定座(503)一侧;
定位螺栓(505),定位螺栓(505)固定设置于固定座(503)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川南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南交通大学;川南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99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空心砖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电流在线监测设备及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