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连接公路的比选模型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89716.X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3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崔皓博;代振峰;吴朝月;王友政;郭兴;向科铭;李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地址: | 1000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水 蓄能 电站 上下 连接 公路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连接公路的比选模型的构建方法,首先,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结合抽水蓄能电站特点选择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初步搭建准则层、目标层框架;其次,结合现行规范对准则层进一步细化,并构造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准则层各因素合理权重;再次,通过定量计算方案层各因素下的判断矩阵,确定各方案权重;最后,按层次从下到上的顺序,合成各方案对于决策目标的权重,并通过权重的定量比较明确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连接公路布置的优劣顺序。该方法通过计算规则设定,最大程度减少了方案比选过程中的主观影响,提高了上下库连接公路布置的科学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抽水蓄能电站设计领域,尤其是一种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连接公路的比选模型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抽水蓄能电站设计方案研究中,上下库连接公路设计是施工总布置专题研究中的重中之重,其布置对工程安全、工期等均有较大影响。
然而,上下库连接公路比选因涉及因素较多,且由于布设方案差异,比选时,往往需将场内其他连接公路布置一并考虑,对评价指标的综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传统的层次分析法是由专家针对确定的准则层和方案层进行综合评估的静态评价体系,而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连接公路设计是受到水力资源、地形地貌、工程规模等多因素制约的非标准化设计,不同选址条件对施工总布置格局影响较大,往往需经多轮比选确定最终方案,静态模型难以较好适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连接公路的比选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权重大小定量计算各方案的优劣顺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连接公路的比选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层次分析法原理,结合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连接公路布置特点选择分析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的比选模型,其中,目标层为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连接公路最优方案,准则层包括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工期因素、环境因素、路线布置及安全因素五个方面,方案层由待比选的连接公路方案组成;
步骤二,结合现行规范对准则层进一步细化,并采用改进的1~9标度方法对准则层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确定合理权重;
步骤三,定量计算方案层中各方案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工期因素、环境因素、路线布置及安全五个因素的判断矩阵;
步骤四,按层次从下到上的顺序,通过权重的汇总计算合成各方案对于决策目标的权重,定量比较明确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连接公路布置的优劣顺序。
所述步骤二中对准则层细化包括:
a)技术因素A1细化为平均纵坡B1、最大纵坡/坡长B2、回头曲线B3、平曲线最小半径B4、竖曲线最小半径B5和最小坡长B6;
b)经济因素A2细化为土建费用B7和征地费用B8;
c)工期因素A3细化为主要连接道路工期B9和次要连接道路工期B10,主要连接公路工期进一步划分为最主要连接道路工期B9-1和次主要连接公路工期B9-2;
d)环境因素A4细化为征地面积B11和土石平衡B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97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