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89209.6 | 申请日: | 202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7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忠 |
| 主分类号: | B28C3/00 | 分类号: | B28C3/00;B28C7/00;B28C7/12;B01D46/00;B01D46/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10***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陶瓷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设计一款陶瓷复合材料制备系统;步骤二、打开第一控制阀,使多种不同料液从料液进液管内流入料液分流导管,通过料液分流导管上的雾化喷头和第一喷孔,使多种不同料液在圆形壳体内部进行均匀喷洒,打开DCS控制器和温控开关;步骤三、DCS控制器启动减速电机,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旋转杆转动,从而使得螺旋叶片进行旋动;步骤四、在对圆形壳体内部的料液进行加热时;步骤五、料液制备完成后,DCS控制器控制启动抽液泵,抽液泵将圆形壳体内部制备完成的料液从出料管内抽出,至此,完成对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陶瓷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统陶瓷又称普通陶瓷,是以粘土等天然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烧成的制品,现代陶瓷又称新型陶瓷、精细陶瓷或特种陶瓷。常用非硅酸盐类化工原料或人工合成原料,如氧化物(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钛等)和非氧化物(氮化硅、碳化硼等)制造。陶瓷具有优异的绝缘、耐腐蚀、耐高温、硬度高、密度低、耐辐射等诸多优点,已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陶瓷制品包括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美术陶瓷、化工陶瓷、电气陶瓷等,种类繁多,性能各异。随着高新技术工业的兴起,各种新型特种陶瓷也获得较大发展,陶瓷已日趋成为卓越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它们具有比传统陶瓷更高的耐温性能,力学性能,特殊的电性能和优异的耐化学性能。
在陶瓷的制备过程中,需要准备陶瓷复合材料,陶瓷复合材料需要需要多种材料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充分混合,才能充分发挥各个原料的作用,但在生产陶瓷复合材料的过程当中,各原料极易发生混合不充分,受热程度不均匀,加热不均匀的现象,且在加热时,不易对容器内部的进行恒温控温,影响容器内部各原料的加热效率,且容器内部的过滤层大多为固定结构,不便于拆装和清洗,为此,提出一种陶瓷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陶瓷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容器内部混合均匀,受热程度均匀,加热均匀,可以对容器内部进行恒温控温,保证容器内部各原料的加热效率,便于拆装和清洗过滤层,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陶瓷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设计一款陶瓷复合材料制备系统,该制备系统包括圆形壳体(1),所述圆形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料液进液口(2),所述料液进液口(2)内固定安装有料液进液管(3),所述料液进液管(3)的一端延伸进所述圆形壳体(1)的内部,且所述料液进液管(3)延伸进所述圆形壳体(1)内部的一端连通有料液分流导管(5);所述料液分流导管(5)上固定连通有雾化喷头(6),所述雾化喷头(6)上开设有第一喷孔(32),所述第一喷孔(32)与所述圆形壳体(1)内部的空气连通,所述料液进液管(3)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控制阀(4);
所述圆形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进水口(14),所述进水口(14)内固定安装有进水管(15),所述进水管(15)的一端延伸进所述圆形壳体(1)的内部,且所述进水管(15)延伸进所述圆形壳体(1)内部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喷孔(33),所述进水管(15)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控制阀(16);
所述圆形壳体(1)与所述料液进液管(3)相对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出料口(34),所述出料口(34)内固定安装有出料管(35),所述出料管(35)上固定安装有抽液泵(36);所述圆形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19),所述排气口(19)内固定安装有排气管(20),所述排气管(20)的端部与所述圆形壳体(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圆形壳体(1)的内部底部固定安装有圆板(10),所述圆板(10)的顶部中心位置转动安装有旋转杆(12),且所述旋转杆(12)的端部通过联轴器(37)与减速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杆(12)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螺旋叶片(13),所述圆板(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倒U形板(11),所述倒U形板(11)的内部开设有内腔(31),所述内腔(3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加热丝(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忠,未经陈永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92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