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罗望子多糖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8660.6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8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琼;何璐;金杰;袁建民;许智萍;瞿文林;雷虓;廖承飞;韩学琴;陈云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许富强 |
地址: | 651399 云南省楚雄***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望子 多糖 纳米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望子多糖纳米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将浓度为4~10mg/mL罗望子多糖和浓度为0.08~0.10mol/L硝酸银于水中,混合均匀,将混合溶液在微波炉中反应,微波频率为50Hz,控制微波辐射时间为4~7min,得到罗望子多糖纳米银。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罗望子多糖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能够在纳米尺度上形成了具有球形颗粒的立方体银相,该方法绿色、可再现、生态友好、反应时间更短、成本低,形成具有更好抗菌活性的高度稳定的纳米粒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罗望子多糖纳米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尺寸、形状和表面体积比而得到广泛应用。贵金属纳米粒子,如银、金、铂和钯纳米粒子常被应用于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纳米银是一种无毒、安全的抗菌剂,对微生物有很高的毒性,对许多种类的细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但对动物细胞的毒性很低。因此,纳米银可作为抗菌和抗癌应用的纳米结构部分的良好候选物,在医学、水处理和催化方面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在预防感染、伤口愈合、抗炎和作为抗生素的抗菌剂等生物应用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目前,合成纳米银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还原法、乳液聚合法、射线照射法、激光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吸附法、电化学方法、高压釜法、超声波法和光化学还原法等。在这些方法中,化学还原法被广泛研究,因为它具有产生纳米粒子而不聚集、产率高和制备成本低的优点,通常利用硼氢化钠、肼、甲酰胺等还原剂还原银离子,但是这些还原剂作为有毒的化学物质或不可生物降解的试剂,对环境和生物系统存在潜在的威胁,且在没有还原剂或稳定剂的条件下无法制备银纳米粒子。因此,采用绿色合成方法来制备环境友好型纳米银粒子具有一定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罗望子多糖纳米银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纳米银合成方法的试剂对环境有害的问题,该方法能够绿色、环保、简单、快速地合成罗望子多糖纳米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罗望子多糖纳米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含:将浓度为4~10mg/mL罗望子多糖和浓度为0.08~0.10mol/L硝酸银于水中,混合均匀,将混合溶液在微波炉中反应,微波频率为50Hz,控制微波辐射时间为4~7min,得到罗望子多糖纳米银。
优选地,所述罗望子多糖的浓度为10mg/mL,所述硝酸银的浓度为0.08mol/L,微波辐射时间为6min。
本发明的罗望子多糖纳米银的制备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方法,采用罗望子多糖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能够在纳米尺度上形成了具有球形颗粒的立方体银相,该方法绿色、可再现、生态友好、反应时间更短(几分钟)、成本低,形成具有更好抗菌活性的高度稳定的纳米粒子,本发明中合成的银纳米粒子可用于医药、食品工业和传感器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不同微波辐射时间下反应液颜色的变化。
图2为本发明不同条件下罗望子多糖纳米银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罗望子多糖纳米银的动态光散射图片。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罗望子多糖纳米银的扫描电镜图片。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罗望子多糖纳米银、罗望子多糖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未经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86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