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网能源数据的数据集市层表建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88634.3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5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宇腾;王红凯;夏洪涛;倪阳旦;孔晓昀;应张驰;潘司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8;G06F16/215;G06Q10/1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魏亮 |
地址: | 31000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网 能源 数据 集市 建立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电网能源数据的数据集市层表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针对收到的数据集市层表生成请求建立逻辑预估模型,对不同请求之间的逻辑预估模型进行综合重复度检查,如出现若干请求之间的逻辑预估模型重复度高于设置阈值,则保留其中一项请求,将其余请求删除;
S02:对于未被删除的请求,根据该请求建立最终逻辑模型,并构建为对应的物理模型;
S03:根据物理模型对数据库进行数据提取;
S04:根据提取到的数据生成数据集市层表;
其中逻辑预估模型包含逻辑实体及对应的关联关系,所述综合重复度检查的过程包括:每次对比两个不同逻辑预估模型中的逻辑实体,计算重复的逻辑实体数与逻辑实体总数的比值,得到实体重复度;将这两个不同逻辑预估模型中的关联关系分别进行图像转化,然后对图像转化得到的关系图像进行比对,得到的相似度值为关系重复度;将关系重复度与实体重复度带入公式中计算,得到综合重复度;
所述关系重复度的获得过程包括:根据每种逻辑实体存在的关联关系的数量,对逻辑预估模型中的逻辑实体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序并编号;在极坐标系中,从0度开始正向每隔一定度数确定一个极角并对应一个编号,并将该编号对应的逻辑实体拥有的关联关系数量作为极径,在极坐标中描点;待全部描点完成后,将相邻的点连接得到曲线,作为关系图像;随后,利用关系图像进行图形相似度对比,得到的相似度值为关系重复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网能源数据的数据集市层表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预估模型的建立过程包括:将数据集市层表生成请求中涉及的逻辑实体随机分为两组,遍历其中一组中各逻辑实体与另一组中各逻辑实体的关联关系并记录,得到逻辑预估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网能源数据的数据集市层表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实体包括用户台账、计量点、计量点日用电量统计、计量点日用水量统计、计量点日用气量统计、计量点日用油量统计和/或计量点日用煤量统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网能源数据的数据集市层表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重复度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T=ix+(1-i)y;
其中,x为实体重复度,y为关系重复度,i为比例系数,T为综合重复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网能源数据的数据集市层表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确定所述最终逻辑模型中逻辑实体对应的数据结构,并整合至逻辑实体中,作为物理模型的数据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网能源数据的数据集市层表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物理模型对数据库进行数据提取,包括:根据逻辑实体对应的数据结构,从数据库中进行数据提取。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电网能源数据的数据集市层表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提取到的数据生成数据集市层表,包括:将任务名称作为表头,数据实体的名称作为属性,逻辑实体对应的数据结构作为描述,数据实体的填充数据作为内容,生成数据集市层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86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