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FKF地图匹配方法及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088145.8 申请日: 2021-09-16
公开(公告)号: CN113758483A 公开(公告)日: 2021-12-07
发明(设计)人: 陈光武;刘尚兰;司涌波;周鑫;黎邦欣;李朋朋;邢东峰;李鹏;石建强;杨菊花 申请(专利权)人: 兰州交通大学;陈光武
主分类号: G01C21/16 分类号: G01C21/16;G01S19/14;G01C21/30
代理公司: 兰州锦知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4 代理人: 钟国
地址: 730050 甘肃***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自适应 fkf 地图 匹配 方法 系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自适应FKF地图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Step 1:设备安装、系统初始化,惯导初始对准、卫星信号稳定性跟踪;

Step 2:数据采集,包括GNSS卫星信号、惯性导航姿态数据、里程计数据和轨道电子地图数据,GNSS卫星信号包括导航电文解算需要的星历数据、经纬度和高程位置数据、东-北-天向速度数据、卫星信号质量数据,惯性导航姿态数据主要包括加速度计和陀螺仪信息;

Step 3:数据解析阶段包括基于GNSS卫星信号的导航电文解析、惯性导航单元的INU姿态解算和基于里程计速度、轨道电子地图的MM/DR地图一维里程推移;

Step 4:数据融合,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架构,将Step 3中所解析的卫星定位、惯性导航姿态数据、和地图一维里程推移数据进行融合与误差校正;

Step 5:数据存储与输出;

轨道电子地图的MM/DR地图一维里程推移,根据k时刻列车的行车速度vodo/k、在地图中的位移Sodo/k和平面坐标(xk,yk),在轨道电子地图中推算k+1时刻的位移Sodo/k+1和平面坐标(xk+1,yk+1),并转换到导航坐标系得到经纬度数据(λ,L),作为MM/DR导航信息参与GNSS/INS/MM多源信息融合解算;

多源信息融合方法:在轨道电子地图中,若已知列车的行车速度和加速度,则通过地图中的一维里程进行航位推移和位置、速度解算;车辆正常行驶时,其速度即车辆在车体坐标系下沿车体正前方向的速度,记k时刻速度为加速度为列车在时间段Δt=(tk-1-tk)内的里程增量为:

将k时刻的位置(Pe/k,Pv/k)转换成相对平面坐标(Xk,Yk),并作为MM/DR航位推移的起始坐标(Xk+1,Yk+1),根据轨道电子地图拓扑数据和一维里程增量,推算列车在k+1时刻的相对平面坐标(Xk+1,Yk+1);结合轨道线路特征,需分别针对轨道平面线形中的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三种线形进行推导;MM/DR航位推移流程如下:

Step 1:记列车k时刻在匹配路段内的初始位移为Sk,所在路段的长度记为L,采样时间Δt内的位移为

Step 2:计算k时刻列车在匹配路段内的剩余里程;

Sres=L-Sk

Step 3:根据剩余里程判断跟踪匹配状态:若k+1时刻车辆在下一路段内,则仍在当前路段内;

Step 4:根据k+1时刻所在路段类型,计算下一时刻在轨道电子地图中的相对平面坐标;

轨道平面线形是直线的,记所在路段起始坐标为(X0,Y0),方位角为θz,则k+1时刻列车运行距离后的相对平面坐标为:

轨道平面线形是圆曲线的,记圆曲线半径为R,圆心为(Xc,Xc),起始点极坐标为θc,则列车运行后的极坐标为:

若圆曲线沿列车行驶方向顺时针旋转,对应的极坐标减少,圆曲线沿列车行驶方向逆时针旋转,对应的极坐标增加,k+1时刻列车在轨道电子地图中的相对平面坐标为:

轨道平面线形是缓和曲线的,若列车位于缓和曲线中,则对缓和曲线建立子坐标系,其中原点为直缓点,第一象限为缓圆点一侧,k时刻列车距离子坐标系原点的位移为Sk,计算k+1时刻列车在子坐标系缓和曲线中的剩余位移量:

求解下列方程的唯一实数解得到列车k+1时刻在子坐标系下的坐标(xk+1,yk+1):

将子坐标系下的(xk+1,yk+1)从子坐标系转换到轨道电子地图的相对平面坐标系即可得到k+1时刻位置(Xk+1,Yk+1),进一步转换到导航坐标系,得到k+1时刻的导航坐标(Pe/k+1,Pv/k+1),完成轨道电子中的航位推移MM/DR;

为了计算k+1时刻列车的行车速度,首先将k时刻和k+1时刻位置信息转换到载体坐标系,分别记为(X′k,Y′k)和(X′k+1,Y′k+1),则列车速度在载体坐标系下为:

分别为载体坐标系东、北、天方向的速度,

最后将三轴速度从载体坐标系转换到导航坐标系下,为坐标转移系数矩阵: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陈光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陈光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81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