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上釉装置的除铅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7952.8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4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雁舒;张文生;曹正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江永胜瓷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1/86 | 分类号: | C04B41/86;C04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盛君梅 |
地址: | 6741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上釉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上釉装置的除铅尘方法,所述陶瓷上釉装置的除铅尘方法的制作工艺其步骤如下:(1)本方法包括陶瓷原料、釉料、净化料,其中:釉料包括初釉料、次釉料;净化料包括采用氧化硅、硼酸、氧化铝、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2)陶瓷原料采用净化料进行浸泡12‑16小时得到纯瓷料;(3)采用釉料对纯瓷料进行上釉操作并风干8‑12小时得到上釉瓷料;(4)再次经过净化料来对上釉瓷料进行浸润6‑8小时得到去铅瓷料;(5)将去铅瓷料置于40‑50摄氏度下进行风干5‑9小时得到成品瓷料,本方法采用采用无嵌釉料进行上釉,其自身含铅量极低,具有极高的安全实用价值,提高使用时的人生保障,同时,可经过净化料的酸性特质来对瓷性原料进行酸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陶瓷上釉装置的除铅尘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英语是china,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用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则是陶器、炻器和瓷器的总称,古人称陶瓷为瓯,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其在进行加工时会使用到上釉装置,同时一般需要对其进行除铅,以便于更好的来安全使用。
市场上的除铅方法过程繁琐,且除铅的程度不够高,如无法进行便捷且快速的除铅操作,导致使用时需要过多的机械电气结构来进行辅助使用,存在着费用高昂的问题,并且其铅的透析溶解程度也较低,进而导致其无法很好的来进行安全的使用,存在着和实用性能较差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上釉装置的除铅尘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场上的除铅方法过程繁琐,且除铅的程度不够高,如无法进行便捷且快速的除铅操作,导致使用时需要过多的机械电气结构来进行辅助使用,存在着费用高昂的问题,并且其铅的透析溶解程度也较低,进而导致其无法很好的来进行安全的使用,存在着和实用性能较差的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上釉装置的除铅尘方法,所述陶瓷上釉装置的除铅尘方法的制作工艺其步骤如下:
(1)本方法包括陶瓷原料、釉料、净化料,其中:
釉料包括初釉料、次釉料;
净化料包括采用氧化硅、硼酸、氧化铝、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氧化物;
(2)陶瓷原料采用净化料进行浸泡12-16小时得到纯瓷料;
(3)采用釉料对纯瓷料进行上釉操作并风干8-12小时得到上釉瓷料;
(4)再次经过净化料来对上釉瓷料进行浸润6-8小时得到去铅瓷料;
(5)将去铅瓷料置于40-50摄氏度下进行风干5-9小时得到成品瓷料。
优选的,所述净化料采用食用醋3-5份、糖溶液2-4份、废弃牛奶1-3份置于35-45摄氏度下进行混合搅拌均匀而成。
优选的,所述
(1)采用氧化硅2-4份、硼酸2-4份、氧化铝1-3份、碱金属1-3份和碱土金属氧化物2-4份相互熔融制作而成初釉料;
(2)初釉料采用粉碎机进行精加工粉碎,并添加碱士金属的钼酸盐添加剂1-4份得到次釉料;
(3)将釉料进行熔融并进行粉碎得到釉料。
优选的,所述纯瓷料为陶瓷原料1-3份和净化料6-9份相互融合覆盖置于30-45摄氏度下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将上釉瓷料2-4份和净化料7-10份相互融合覆盖置于35-50摄氏度下浸润得到去铅瓷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江永胜瓷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丽江永胜瓷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79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变光圈、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翻译模型、一种数据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