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码电子雷管单发检测安全防爆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87092.8 | 申请日: | 202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4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张勤彬;杨波;赵军;程浩伦;周明聪;石晨晨;周令;李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成都新技术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42C21/00 | 分类号: | F42C21/00;F42C19/12;F42D5/045 |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王小艳 | 
| 地址: | 6100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码 电子 雷管 单发 检测 安全 防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工程爆破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数码电子雷管单发检测安全防爆装置,包括密封的装置壳体,装置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多孔吸声材料层,所述装置壳体内设置有密目隔板,密目隔板的上侧为防爆检测区,下侧为防爆泄压区,所述防爆检测区设置有雷管进盒口,所述进盒口处设置有向装置壳体内侧开启的防护板,所述防爆泄压区设置有泄压口,泄压口处设置有向装置壳体外侧开启的泄压板。本发明能有效的预防数码电子雷管单发检测过程中的各类意外事故,可有效防护单发检测过程中意外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噪声及雷管弹片;同时,本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单发雷管的销毁工作中,可以保障单发雷管销毁过程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爆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数码电子雷管单发检测安全防爆装置。
背景技术
数码电子雷管具有延时精确、使用安全等特点,在露天爆破作业中已广泛应用,近年来,在公路、铁路隧道及水利水电工程等行业中也逐步得到推广应用。使用数码电子雷管时,由于其内部自身携带储能电容,不需要外界提供电能,只需专用起爆器传递激发信号,触发内部电容放电完成起爆过程。在使用数码电子雷管的过程中,常常出现雷管装至炮孔后无法检测、无法正常起爆,这给现场施工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采用数码电子雷管进行爆破作业前应对相应雷管进行单发检测工作,确保其各组件正常工作。
现有诸多专利如公开号CN204137603U,专利名称“便携式防爆电雷管存储箱”、公开号CN211346576U,专利名称“一种防爆手提篮”等,均采用单腔体结构,腔体上设置有泄压孔,进行爆炸泄压。但这些防爆箱体在爆炸泄压时,容易发生单片从泄压口飞出造成雷管弹片伤人损物事故。鉴于此,亟需研发数码电子雷管单发检测安全防爆装置,以确保数码电子雷管单发检测过程的本质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码电子雷管单发检测安全防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数码电子雷管单发检测安全防爆装置,包括密封的装置壳体,装置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多孔吸声材料层,所述装置壳体内设置有密目隔板,密目隔板的上侧为防爆检测区,下侧为防爆泄压区,所述防爆检测区设置有雷管进盒口,所述进盒口处设置有向装置壳体内侧开启的防护板,所述防爆泄压区设置有泄压口,泄压口处设置有向装置壳体外侧开启的泄压板。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壳体是由六块40cmх40cm的重型覆钢板焊接而成的正方体盒。
进一步地,所述密目隔板为锚固于装置壳体内的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壳体上设置有木质提手。
进一步地,所述进盒口尺寸为15cmх5cm,所述防护板尺寸为20cmх10cm。
进一步地,所述泄压口尺寸为15cmх10cm,所述泄压板尺寸为20cmх15cm。
进一步地,所述泄压口为偶数个、且至少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装置壳体相对的两侧壁。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装置壳体内设置密目隔板将壳体防爆箱分隔为上侧为防爆检测区,下侧为防爆泄压区,从而在雷管发生爆炸时,利用密目隔板将单片隔离在防爆检测区,有效的阻止了单片从泄压口飞出,而冲击波经密目隔板后从泄压孔完成泄压,装置安全性高。
2、本发明装置操作简便、经济实用、安全可靠、生产工艺简单、原材料来源广泛,及时的填补了国内数码电子雷管单发检测安全防爆装置的空白,能有效的预防数码电子雷管单发检测过程中的各类意外事故,可有效防护单发检测过程中意外爆炸所产生的冲击波、噪声及雷管弹片;同时,本装置还可以应用于单发雷管的销毁工作中,可以保障单发雷管销毁过程的安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成都新技术爆破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局集团成都新技术爆破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70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机械锁
- 下一篇:罗布麻黄酮自微乳方法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