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极箔接箔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86186.3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4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兵;朱美龙;周红炎;朱炎;石往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海一电子有限公司;宁夏海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55 | 分类号: | H01G9/055;H01G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箔接箔 工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箔接箔工装,其由承载主体和铆接功能部构成。承载主体包括承托底板、压框。铆接功能部包括穿刺针单元、刺铆板以及滚压组件。刺铆板嵌设于承托底板内。正对应于刺铆板,由承托底板的底壁向内延伸出有一可供穿刺针单元自由地穿入刺铆板的避让凹槽。滚压组件和刺铆板相配套,协同作用以将因穿刺针单元作用而在预对接两电极箔上所形成的翻花反复地滚压碾平。当预对接两电极箔接头相对于刺铆板被放置到位后,压框直接扣盖于承托底板以实现对预对接两电极箔的同时压紧。在针对预对接两电极箔执行刺破翻花操作进程中,预对接两电极箔接头即便受到穿刺针单元冲击势能的作用亦可有效地保证相互之间的错位偏差量控制在允许值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极箔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极箔接箔工装。
背景技术
电极箔包括腐蚀箔和化成箔,是生产铝电解电容器的关键性基础材料,用于承载电荷,其和电解液一起占到铝电解电容器生产成本的30%-70%。
目前,电极箔是通过将各卷箔首尾穿孔铆接连接后连续生产的。在执行铆接操作时,首先需要将预对接的两电极箔接头整齐的放置在刺铆板上,继而穿刺针高速射出以在预铆接区域形成多个翻花,最后,用滚压组件在预铆接区域反复地进行滚压直至将各翻花压平,至此即完成了电极箔的接箔操作,具体接箔工艺可以参考中国发明专利CN206814066U。然而,由于被预对接的两电极箔在刺铆板上被完全自由状放置,此时,两电极箔的接头区域之间未产生任何连接关系,当其受到穿刺针高速冲击势能作用时势必会发生错位,加之,在机台驱动穿刺针执行高速射出运动的瞬间其必然发生一定程度的抖动,从而进一步增大了两电极箔的接头区域的错位量,以上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两电极箔预对接区域上因穿刺而形成的翻花结构与原设想位置不一致,必然会导致电极箔接箔后其抗拉强度不达标。严重时,仅在其中一电极箔形成有翻花结构,最终导致电极箔接箔操作的失败。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故,本发明设计人员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以及缺陷,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的评估及考量,并经过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技术人员的不断实验以及修改,最终导致该电极箔接箔工装的出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电极箔接箔工装,其由承载主体和铆接功能部构成。承载主体包括有承托底板、压框。工作状态下,压框可扣盖于承托底板上,附带地实现对预对接两电极箔的压紧。铆接功能部包括有穿刺针单元、刺铆板以及滚压组件。刺铆板嵌设于承托底板内,其上均布有多个穿刺孔。正对应于刺铆板,由承托底板的底壁向内延伸出有一可供穿刺针单元自由地穿入穿刺孔的避让凹槽。滚压组件和刺铆板相配套,协同作用以将因穿刺针单元作用而在预对接两电极箔上所形成的翻花反复地滚压碾平。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压框优选呈框架式结构,其依序由后置压臂、左置压臂以及前置压臂首尾连接而成。其中前置压臂、后置压臂相互平行而置,且走向与预对接两电极箔的送料方向相交。承载主体还包括有前置弹性压条、后置弹性压条。前置弹性压条、后置弹性压条分别一一对应地固定于前置压臂、后置压臂上。在工作状态下,前置弹性压条、后置弹性压条均弹性地压靠于预对接两电极箔上。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前置弹性压条、后置弹性压条分别一一对应地黏附于前置压臂、后置压臂上。
当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型设计,前置弹性压条借由前置螺钉以实现与前置压臂的可拆卸联接。后置弹性压条借由后置螺钉以实现与后置压臂的可拆卸联接。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前置弹性压条和后置弹性压条均优选为PVC压条。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假定刺铆板上平面和承托底板上平面之间的距离为d,则0≤d≤0.2mm。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工作状态下,压框被自由地置放于承托底板上,利用自身重力以实现对预对接两电极箔的压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海一电子有限公司;宁夏海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海一电子有限公司;宁夏海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61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