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背部矫正仪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4929.3 | 申请日: | 2021-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3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昇海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24 | 分类号: | G08B21/24;G08B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圣霏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9 | 代理人: | 袁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背部 矫正 | ||
本发明涉及矫正仪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智能背部矫正仪,包括贴附在背部的机体以及壳体,壳体内设有放置机体的容腔,容腔内设有粘接片,机体的背面具有供粘接片贴附的贴附区域;机体内设有电路板、陀螺仪以及物理动作件,电路板具有与外部的移动终端通讯的无线通讯元件,移动终端通过与控制板通讯,控制智能背部矫正仪的工作状态;当陀螺仪监测的角运动数据超过设定值时,控制板启动所述物理动作件输出作用在用户背部的物理动作;当用户的坐姿不正确时,陀螺仪会发生角运动,当角运动超过设定值时,物理动作件则会做出物理动作,提醒用户坐姿不正确,起到防止坐姿不正确导致驼背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矫正仪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智能背部矫正仪。
背景技术
驼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变形,是胸椎后突所引起的形态改变,多见于年老脊椎变形、坐立姿势不正或佝偻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
目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特别是学生以及儿童等,由于坐姿不正确,脊柱处于不正确弯曲状态,包括颈椎以及腰椎,长期以往,很容易导致脊柱变形,从而出现驼背的现象。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在绑带或者脖套等物理器械来矫正坐姿,以确保坐姿正确,避免出现驼背的问题,但是,物理器械等并不能准确的判断坐姿是否正确,且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物理器械容易变形,更加不能起到防止驼背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较为准确提醒以及判断坐姿的智能驼背矫正仪。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智能背部矫正仪,包括贴附在背部的机体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放置机体的容腔,所述容腔内设有粘接片,所述机体的背面具有供所述粘接片贴附的贴附区域;所述机体内设有电路板、陀螺仪以及物理动作件,所述电路板具有与外部的移动终端通讯的无线通讯元件,移动终端通过与所述控制板通讯,控制所述智能背部矫正仪的工作状态;当所述陀螺仪监测的角运动数据超过设定值时,所述控制板启动所述物理动作件输出作用在用户背部的物理动作。
进一步的,所述物理动作件为震动器,当所述陀螺仪监测的角运动数据超过设定值时,所述控制板启动所述震动器震动。
进一步的,所述物理动作件为脉冲器,当所述陀螺仪监测的角运动数据超过设定值时,所述控制板启动所述脉冲器发出冲击脉冲。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形成有连通所述容腔的外接口,所述机体上设有充电口,当所述机体置于容腔中后,所述充电口与外接口正对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底壳以及相对底壳上下摆动的上壳,所述上壳的侧边与底壳的侧边铰接,所述上壳与底壳之间围合形成所述容腔。
进一步的,所述容腔内设有底架,所述底架设置在底壳上,所述底架与底壳之间具有容纳粘接片的底层空间,所述底架上设有放置机体的下凹位。
进一步的,所述底架包括架板,所述架板上形成所述下凹位,所述架板的底部朝下延伸有底撑柱,所述底撑柱通过磁吸连接在底壳上,所述架板与底壳之间形成所述底层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上壳具有朝向底壳的内表面,所述上壳的内表面上连接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中设有定位孔,当所述上壳盖在所述底壳上后,所述机体的上部穿设在所述定位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孔的侧壁朝向所述上壳的内表面延伸,形成定位环片,所述定位环片抵接在所述机体的外周。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容腔内设有酒精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智能背部矫正仪,机体贴附在背部上,当用户的坐姿不正确时,例如歪斜或者弯曲时,陀螺仪会发生角运动,当角运动超过设定值时,物理动作件则会做出物理动作,提醒用户坐姿不正确,直至用户调整坐姿为止,可以准确提醒以及判断坐姿,起到防止坐姿不正确导致驼背的问题,并且,角运动数据以及物理动作件的数据会传送至移动终端进行数据统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昇海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昇海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49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