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毒有害气体全自动报警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84897.7 | 申请日: | 202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6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勇;周玉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润仪仪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1/14 | 分类号: | G08B21/14;G08B7/06 | 
| 代理公司: | 苏州欣达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5 | 代理人: | 崔原 | 
| 地址: | 22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毒 有害 气体 全自动 报警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毒有害气体全自动报警系统。所述有毒有害气体全自动报警系统包括:设置于所需检测空间不同区域的多个分布式进气系统;毒气检测系统,所述毒气检测系统的输入端和所述分布式进气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毒气检测系统包括用于和所述分布式进气系统连接的连接端口、分流识别模块、用于对毒气进行检测的毒气检测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本发明提供的有毒有害气体全自动报警系统通过在区域内的不同位置设置多个分布式进行系统进行检测,避免及时快速的发现毒气泄漏,而在检测到毒气后,会根据判断出的毒气泄漏位置的不同,通过播放不同的语音,提醒人们通过远离毒气泄漏位置的出口进行躲避,实现及时安全疏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毒有害气体全自动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有毒有害气体是指有毒并对身体有害的气体,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存在刺激性气体,如电焊、电镀、冶炼、化工、石油等行业,这些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
在进行化工工业生产时,经常需要使用到或者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通常采用专门的管道进行输送,而为了避免管道出现泄漏造成安全隐患,需要采用毒气进行设备进行毒气检测,并在检测到毒气时进行报警。
在现有技术中,毒气检测设备只能对毒气检测设备周围的空间进行检测,在大范围的空间检测时,当检测设备检测到有毒有害气体时,有毒有害气体可能早已经产生扩散,并且当疏散人员时,人们都会优先选择最近的出口离开,但是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位置可能会靠近某一个出口,导致人们通过该出口时接触到有毒有害气体造成安全隐患。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毒有害气体全自动报警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毒有害气体全自动报警系统,解决了毒有害气体泄漏的位置可能会靠近某一个出口,导致人们通过该出口时接触到有毒有害气体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有毒有害气体全自动报警系统包括:设置于所需检测空间不同区域的多个分布式进气系统;
毒气检测系统,所述毒气检测系统的输入端和所述分布式进气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毒气检测系统包括用于和所述分布式进气系统连接的连接端口、分流识别模块、用于对毒气进行检测的毒气检测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
声光报警系统,所述声光报警系统的输入端和所述毒气检测系统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声光报警系统包括用于和所述信号传输模块进行连通的信号接收模块、中央报警模块、信号同步接口、分布式报警模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端口设置于所述分流识别模块上,所述分流识别模块通过连接端口和所述分布式进气系统连接,用于将所需检测区域的气体通过分布式进气系统输送至所述毒气检测模块进行检测。
优选的,所述毒气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分流识别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传输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毒气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用于对所述信号输出模块发出的信号进行接收,所述中央报警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信号同步接口设置于所述中央报警模块上,所述分布式报警模块设置有多个,并且中央报警模块通过所述信号同步接口分别和多个所述分布式报警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应用有全自动报警系统的检测设备;
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设置于所述检测设备的外部用于为所述检测设备进行保护;
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设置于所述检测设置的底部,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输送气泵,所述输送气泵的进气口固定连接有用于气体进入的进气管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润仪仪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润仪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48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