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洲猪瘟病毒A137R和K205R基因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84519.9 | 申请日: | 2021-09-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6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9/12 | 分类号: | A61K39/12;A61P31/20 |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唯 |
| 地址: | 350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非洲 猪瘟 病毒 a137r k205r 基因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洲猪瘟病毒在制备非洲猪瘟病毒疫苗和调节细胞炎症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具体为非洲猪瘟病毒A137R和K205R在制备非洲猪瘟病毒疫苗和调节细胞炎症反应中的应用。非洲猪瘟病毒A137R和K205R基因能够显著抑制病毒感染诱导的IL‑8的表达。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表达A137R和K205R基因能够抑制仙台病毒(SEV)、水泡性口炎病毒(VSV)、伪狂犬病毒(PRV)、流感病毒(PR8毒株)诱导的IL‑8启动子活性。通过荧光定量PCR试验,发现A137R和K205R基因的表达能够显著抑制仙台病毒感染诱导的IL‑8的mRNA表达水平。综上,本发现鉴定了两种具有抑制宿主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应答功能的非洲猪瘟病毒蛋白,为制备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疫苗提供了新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领域,涉及两种病毒蛋白的功能鉴定及其在制备基因缺失疫苗中的应用,主要涉及非洲猪瘟病毒A137R和K205R蛋白的功能鉴定及其在制备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缺失疫苗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非洲猪瘟(ASF)于1921年在肯尼亚首次发现,随后蔓延至欧洲、南美洲和东南亚,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给全世界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ASF于2018年在辽宁省首次报道。ASF是发生在家猪和野猪身上的一种急性致死出血性病毒性疾病,死亡率高,接近100%。本病常导致淋巴结、肾脏、心脏等多个器官的出血性坏死,尤以异常脾肿大和出血为主。ASF的病原体是非洲猪瘟病毒(ASFV),属于非洲猪瘟病毒属。ASFV是核胞浆大DNA病毒(NCLDV),具有相当复杂的结构,包括含有DNA的中央核仁、核壳、内脂膜、二十面体衣壳和外脂膜。基因组长度的多样性是ASFV的重要特征之一,不仅在不同分离菌株之间不同,而且在同一菌株的不同培养代之间也有差异,主要原因是病毒基因组可以随机放弃或获得外源性序列,这可能是病毒免疫逃逸的原因之一。
ASFV基因组约170~194kb,编码150~170个蛋白,但大部分蛋白的功能尚不清楚。基于编码衣壳蛋白p72的B646L基因,ASFV可分为24个不同的基因型。在中国,基因型II型ASFV疫情暴发,摧毁了养猪业,导致猪肉价格迅速上涨,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开发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尤为迫切。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尝试了许多不同的疫苗接种策略,包括灭活疫苗、DNA疫苗、亚单位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但所有这些疫苗都未能诱导对ASFV的保护性免疫。然而,一些基因缺失的疫苗删除了一些编码干扰素(IFN)抑制蛋白的基因(如MGF360 1R-3R、MGF505 12L-14L)已被证明可以减弱病毒的毒性并诱导对同源攻击的保护,但在猪的复制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评估,包括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毒株,将病毒释放到环境中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45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清洗曝气装置及生化反应池
- 下一篇:一种口腔冲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