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及其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3148.2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2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何兴俊;何明昌;任强;李中行;彭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耕田现代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周庆佳 |
地址: | 5641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及其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红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红茶及其加工方法,经摊晾后的升温萎凋与揉捻之后的摊放发酵相结合,促进了茶青中的养分转化,使茶多酚酶促氧化反应,提高了成品红茶中茶褐素、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使得红茶的茶香浓郁,滋味鲜爽,口感好,无苦涩味,入口甘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属全发酵,是以适宜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采摘、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提香等工艺精制而成。红茶在制作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主的化学反应,鲜叶中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红茶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
目前,有大量研究者,针对红茶生产加工工艺开展了研究。例如:为了能够实现红茶风味溶液对茶叶渗透,提高渗透效果,使得红茶品质提升,专利申请号为CN202010088850.7的红茶加工工艺,经采茶树鲜叶,在3-4h内进行清洗浸泡、摊晾贮青、做青、控温萎凋、表皮破碎、风味渗透、摊凉晾干、揉捻、发酵、脱水、微火培香、烘干、翻炒做型而得;其中,清洗浸泡是在30-40℃温水中浸泡30-45min;摊晾贮青:摊成5-10cm,28-37℃通风条件下摊晾至12-15%的含水量;做青:在17-22℃,70-80%相对湿度下做青;控温萎凋:平摊在微波炉槽内,厚度8-10cm,微波3-5min,40-42℃,含氧量为34-40%的气流环境下,萎凋至失水超过20%;萎凋叶相互摩擦,表面破碎,将破碎叶浸没在风味溶液,交变电磁处理12-18h;揉捻:在22-24℃,相对湿度80-88%下,揉捻至鲜叶成条、叶色转变、茶汁外溢而不滴落;发酵是摊放1-3cm厚度,在28-32℃,相对湿度85-95%,含氧量为45-50%的空气,发酵至呈橙黄色、青气消失;在160-180r/s脱水,在陪烤箱内6-8cm厚度,80-90℃提香5-6h,至含水量为15-20%,在110-120℃下烘烤20-30min,在60-90℃做型45-60min,翻炒至总失水90-95%;可见,该工艺的流程较长,红茶加工周期较长,能耗较大。
再例如:为了适应区域发展,考虑茶叶地区特性,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516745.8的红茶制作工艺,将鲜叶依次经过摊青、萎凋、揉捻、做型、发酵、做型、干燥、提香、精选后成型,且在萎凋和揉捻之间加入摇青,缩短了红茶制作工艺,实现了红茶品质改善。
再例如:为了能够改善红茶风味品质,使得红茶外观优美,色润、香高、味醇,专利号为CN201310372463.6的曲毫红茶加工方法,经晒青萎凋、摊晾、揉捻、发酵、烘干、风冷、做型、成型制备而成,实现了冷风护色,改善了红茶的外观品质。
再例如:为了改善成茶汤色、滋味,专利号为CN201310510534.4的免独立发酵的炒青红茶加工方法,经鲜叶采摘、摊青、荡青、堆青、揉捻、初炒、复炒等工艺步骤,免去了红茶加工过程中独立发酵的工序,借鉴了绿茶炒青工艺,快速停止发酵,固定茶叶内含物,使得茶汤色泽杏黄明亮、滋味甜醇甘爽。
可是,对于红茶,其工艺不同,红茶的口感、品质也将会不同,这不仅与红茶原料的树龄和品质相关,而且还与加工过程中工艺参数以及工艺步骤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现有技术红茶加工工艺的红茶,普遍存在以下缺陷:①选择的茶树品种的茶青中,其芽叶粗壮,果胶质丰富,萎凋工序的参数控制不恰当,致使后期酶促氧化作用效果不彻底,红茶存在苦涩味,红茶茶汤色泽较差,茶褐素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均较低;②茶青揉捻破碎率低于80%,严重影响发酵效果,且揉捻过程茶叶易碎,茶叶成条率低,影响红茶外观质量;③发酵时间不足,水分含量较低,导致提香、做型时,茶叶破碎率较高,茶叶外观品质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茶及其加工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红茶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摘一芽一叶和/或一芽二叶茶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耕田现代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耕田现代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31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重新锁定DLL电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往复式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