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智能主轴状态评估方法和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83112.4 | 申请日: | 2021-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7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燕飞;李赟豪;孔令飞;元振毅;王丽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K9/00;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白文佳 |
| 地址: | 71004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信息 融合 智能 主轴 状态 评估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智能主轴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采集智能主轴运动的原始信号;
对采集的原始信号进行时域、频域、时频域相关特征分析,得到特征信息;
对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处理;
建立概率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基于融合处理后的特征信息进行分类,得到智能主轴状态的诊断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智能主轴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关特征分析时,
时域分析包括峰值指标、均值指标、均方根的分析处理;
频域分析包括局部峰值谱、均值频率、均方频率的分析处理;
时频分析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来分析振动的时-频分布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智能主轴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处理是采用改进DBSCAN聚类分析算法对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处理;
融合处理时,首先,基于特征信息得到二维振动特征数据集,然后以二维振动特征数据集为输入值,得到的输出值为融合处理后的数据集和经聚类分析得到的Eps和MinPts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智能主轴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主轴状态的诊断过程为:
基于融合处理后的特征数据,并根据聚类分析得到的Eps和MinPts参数计算智能主轴的健康指标,然后将特征数据进行归类,形成多组样本集;
选取其中若干组为训练样本来构建概率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剩余样本为测试样本,通过训练样本回代,查看网络的分类效果,并验证概率神经网络模型诊断精度,并根据测试结果是否达到预期要求进行调整,直至达到预期结果为止;
最后将剩余测试样本进行网络模型的诊断,进一步验证网络模型对智能主轴状态诊断的能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智能主轴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智能主轴状态的诊断过程具体为:
S1、根据Eps和MinPts参数定义健康指数如下:
其中,D为采样点到核心对象距离的最小值;HI为健康指数,0≤HI≤100;
设定健康指数对应的健康状态编号;
S2、将输出的数据集进行健康指标分类,选择若干组样本作为概率神经网络诊断模型的输入值;
S3、将所有的健康状态编号作为概率神经网络诊断模型的输出值,得到状态分类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智能主轴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原始信号包括电源信号、传感器驱动信号、信号调理信号及信号存储信号;
原始信号在进行相关特征分析前首先进行去趋势处理。
7.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智能主轴状态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采集单元,用于智能主轴运动的原始信号;
特征信息提取单元,与信号采集单元相交互,用于对采集的原始信号进行时域、频域、时频域相关特征分析,得到特征信息;
信息处理模块,与特征信息提取单元相交互,用于对特征信息进行融合处理;
概率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单元,与信息处理模块相交互,用于建立概率神经网络诊断模型;
评估诊断模块,分别与概率神经网络诊断模型单元和信息处理模块相交互,基于概率神经网络诊断模型,结合融合处理后的特征信息,进行分类评估,得到智能主轴状态的诊断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智能主轴状态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信号采集单元包括电源信号采集模块、传感器驱动模块、信号调理模块和信号存储模块,分别采集电源信号、传感器驱动信号、信号处理信息和信号存储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31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