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接线部件、压缩机及其防冷凝方法、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2733.0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6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汤绍鸿;樊钊;刘振邦;陈万兴;何景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2 | 分类号: | F24F13/22;F24F11/64;F24F11/89;F25B31/02;F25B41/34;F25B4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接线 部件 压缩机 及其 冷凝 方法 空调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接线部件、压缩机及其防冷凝方法、空调器,电机接线部件包括接线板和接线柱,接线板的内部设有加热结构,加热结构环绕在每个接线柱周围;加热结构为发热线圈;加热结构为加热通道,加热通道中包括第一子加热通道和第二子加热通道,第一子加热通道和第二子加热通道交叉设置;加热通道的一端为进口,另一端为出口,压缩机的排气口与进口连通,压缩机的吸气口与出口连通,排气管上设有开关阀,根据接线板内、外两侧的温差值控制加热结构开启以加热接线板,防止所述接线板凝露。与现有技术比较,本申请能够避免空气温度和接线板的温差过大而发生凝露,尤其是对避免接线柱周边发生凝露现象具有显著效果,极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接线部件、压缩机及其防冷凝方法、空调器。
背景技术
电机接线部件一般情况下由电机接线板、接线柱、PTC测温柱子组成,现有的电机接线板为实心结构,在压缩机上设置的电机接线部件,电机接线部件的接线板一侧面向压缩机的外部,另一侧面向压缩机内,而由于压缩机的内侧因抽真空导致压力较高,压缩机内部的液态冷媒呈气态分布,使得接线板的朝向压缩机的内表面的温度很低,但设置在接线板外侧的接线柱因为通电会产生热量,因此造成接线板外侧的温度又较高,接线板内外两侧温差较大,因此在接线板的外表面易产生冷凝水,特别是在南方春季沿海地区,受亚热带暖气流的影响空气中的水分充足,接线板上的冷凝水现象更加显著,甚至成滴水线状;而当冷凝水附着在电机接线柱上的时候,会导致接线柱的载流量降低,电机接线柱温升显著提高,冷凝水会污染接线盒内的电气环境,缩短了电气安全距离,情况严重会导致短路、线缆烧毁、压缩机失去性能等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接线部件、压缩机及其防冷凝方法、空调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缩机的接线部件容易产生冷凝水而带来较大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接线部件,包括接线板和多个接线柱,所述接线板的内部设有将所述接线板加热的加热结构,所述加热结构环绕在每个所述接线柱周围。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结构为发热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结构为与热源循环连通的加热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接线板上穿设有多个接线柱,所述加热通道包括多条环绕在各所述接线柱周围的子加热通道。
进一步地,多条所述子加热通道中包括:至少两条相平行设置的第一子加热通道、至少两条相平行设置的第二子加热通道,所述第一子加热通道和第二子加热通道交叉设置以形成网格;所述接线柱设置在所述网格中。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通道的一端为进口,另一端为出口;所述热源为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进口连通,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与所述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进口通过排气管连通,所述排气管上设有控制所述加热结构开关的开关阀。
优选地,所述开关阀为电子膨胀阀。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接线部件还包括电器盒,所述接线板设置在所述电器盒中。
一种压缩机,包括所述的电机接线部件。
一种压缩机中电机接线部件的防冷凝方法,接线板的内侧面向所述压缩机内部,外侧面向所述压缩机的外部;所述防冷凝方法包括:根据所述接线板内、外两侧的温差值控制所述加热结构开启以加热所述接线板,防止所述接线板凝露。
进一步地,当所述接线板内、外两侧的温差值大于预设温差值时,开启所述加热结构。
进一步地,当检测到所述接线板的内、外两侧的温差值小于等于预设温差值时,关闭所述加热结构。
进一步地,当检测到所述接线板外侧温度大于接线板的第一极限温度时,关闭所述加热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27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