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抗炎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81920.7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9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郑振佳;乔旭光;朱姗姗;邱志常;朱文卿;李玲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1 | 分类号: | A61K9/51;A61K31/56;A61K31/715;A61K47/36;A61P29/00;B82Y5/00;B82Y30/00;B82Y40/00;A23L33/105;A23P10/47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筝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纳米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抗炎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纳米颗粒由熊果酸、齐墩果酸和牛蒡多糖组成,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被包覆在牛蒡多糖中;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质量比为1~3:1~3;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质量的和与牛蒡多糖的质量比为1:10~100;本发明中发现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抗炎活性具有协同作用,并且将牛蒡多糖ALP与熊果酸、齐墩果酸相结合,使用抗溶剂沉淀法制备了ALP‑OA/UA纳米颗粒,所获得的ALP‑OA/UA纳米粒子能有效提高OA和UA的水溶性和分散性,包封率为48.98%,负载量为0.96%;ALP‑OA/UA纳米颗粒的粒度为199.1nm,zeta电位为‑7.15mV;ALP和ALP‑OA/UA纳米颗粒可以显着抑制CuSO4引起的斑马鱼炎症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抗炎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熊果酸(UA)和齐墩果酸(OA)为一对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类似的分子结构和药理学活性。近年来因其具有抗炎、保肝、抗氧化以及免疫调节等多种活性被广泛报道。在所研究的这些药理活性中,抗炎活性最受关注,因为大多生物活性研究都与抗炎作用有关。而前期研究对OA和UA单独抗炎作用研究很多且主要集中于提取物和单体组分的研究,但对于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的研究鲜见报道。并且因为UA和OA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极大的限制了其在食品及药品行业的应用。现有技术已知通过构建UA和OA的递送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如:微胶囊、纳米乳液、脂质体、纳米颗粒等。纳米级形式可优化食品的理化性质,改善其营养和风味,提高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率,促进活性成分的消化吸收。纳米颗粒具有合成简便、成本较低以及生物可降解性等特点,可作为最有潜力的药物递送体系,但食品体系中的大规模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潜在损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抗炎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中研究了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抗炎活性,发现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抗炎活性具有协同作用,并且本发明将牛蒡多糖(ALP)与熊果酸、齐墩果酸相结合,使用抗溶剂沉淀法制备了ALP-OA/UA纳米颗粒,所获得的ALP-OA/UA纳米粒子能有效提高OA和UA的水溶性和分散性,包封率达到48.98%,负载量达到0.96%;ALP-OA/UA纳米颗粒可以显着抑制CuSO4引起的斑马鱼炎症反应,RT-PCR分析表明,这种抗炎活性可以通过下调NF-κB信号通路中的NF-κB2、TNF-α、IL-1β和IL-8来实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复合抗炎纳米颗粒,所述纳米颗粒由熊果酸、齐墩果酸和牛蒡多糖组成,熊果酸和齐墩果酸被包覆在牛蒡多糖中;
其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质量比为1~3:1~3;
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质量的和与牛蒡多糖的质量比为1:10~100;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第一方面所述复合抗炎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牛蒡中提取牛蒡多糖:将牛蒡粉碎,水提两次,上清液旋转蒸发浓缩后,进行脱脂和脱蛋白,纯化的牛蒡多糖用无水乙醇沉淀,冻干;
(2)制备牛蒡多糖-熊果酸-齐墩果酸复合抗炎纳米颗粒:
取步骤(1)得到的牛蒡多糖加水配制成溶液,取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用乙醇配制溶液;在牛蒡多糖溶液中加入熊果酸和齐墩果酸溶液,搅拌、旋蒸后离心,弃去未溶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沉淀,取清液冻干即得。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上述复合抗炎纳米颗粒在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19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