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城市内涝的无人值守救生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81176.0 | 申请日: | 2021-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8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罗霞;石安委;张炜明;叶永熙;杨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C9/22 | 分类号: | B63C9/22;E01D4/00;E01D1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 地址: | 5103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城市 内涝 无人 值守 救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市内涝的无人值守救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拱形桥架、救援设备释放机构、浮力感应机构和传动机构;拱形桥架包括横梁、桥柱和底座,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桥柱活动连接,横梁的两端设有齿轮,横梁上设有救援设备释放机构,桥柱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浮力感应机构的内部呈中空结构,浮力感应机构套接在桥柱上,浮力感应机构可沿桥柱移动;传动机构上开设有传动啮齿,传动机构的底部与浮力感应机构连接,当浮力感应机构带动传动机构向上移动时,传动啮齿与齿轮相啮合,推动横梁及救援设备释放机构旋转,释放救援设备。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在发生城市内涝时无需人为干预,能够自动释放救援设备以对被困人员提供救援应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应急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城市内涝的无人值守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球各种极端气候现象频繁发生,如极端降水会让城市形成内涝,即使是设计得非常优秀的海绵城市,也无法保证城市内每一个地方都不形成内涝。内涝不仅造成城市的财产损失,更会危及人类的生命。在突如其来的城市内涝中,城市的大小干道往往容易形成“河流”,对于不慎落入水中的人们来说,最需要的是能在水中抓住一个“物体”以确保不会沉入水底,不会被湍急的“河流”冲走到更危险的涵洞、下水道等地方。
但是,现有的城市应急救援设备,大多需要电源供电,在城市内涝发生时,很多设备可能会因为漏电保护或者短路而发生断电,导致救援设备无法使用。有些救援设备需要人参与实施救援,在无法获知被困人员的位置或者情况信息时,无法及时对被困人员实施救援,造成救援通常落后于城市内涝后的突发情况。还有些救援设备需要依赖信息系统,整体设计复杂,造价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城市内涝的无人值守救生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在发生城市内涝时无需人为干预,能够自动释放救援设备以对被困人员提供救援应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内涝的无人值守救生装置,包括拱形桥架、救援设备释放机构、浮力感应机构和传动机构;
所述拱形桥架包括横梁、桥柱和底座,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桥柱活动连接,且所述横梁的两端设有齿轮,所述横梁上设有所述救援设备释放机构,所述救援设备释放机构内放置有救援设备,所述桥柱的底部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浮力感应机构的内部呈中空结构,所述浮力感应机构套接在所述桥柱上,在浮力的作用下所述浮力感应机构可以沿所述桥柱上下移动;
所述传动机构上开设有传动啮齿,所述传动机构的底部与所述浮力感应机构固定连接,当所述浮力感应机构带动所述传动机构向上移动时,所述传动啮齿与所述齿轮相啮合,推动所述横梁及所述救援设备释放机构旋转,使得所述救援设备释放机构释放救援设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浮力感应机构的内侧设有第一导向单元,所述桥柱上设有第二导向单元,所述第一导向单元和所述第二导向单元相配合,使得所述浮力感应机构上下移动时不会发生偏转。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拱形桥架还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固定安装于所述横梁的上方,且所述保护罩的长度大于所述横梁的长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救援设备释放机构为开设在所述横梁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救援设备。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救援设备为救援绳、浮力球和救生衣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当所述救援设备为救援绳时,所述救援绳的两端固定在所述浮力感应机构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浮力感应机构的底部还设有浮力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浮力感应机构的形状与所述桥柱的形状相契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浮力感应机构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1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