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81098.4 | 申请日: | 2021-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4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范文志;朱超;施文峰;蔡伟民;李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金伟英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模组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设置,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高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显示模组包括触控电极层,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第一触控电极层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显示区,第二触控电极层位于第二显示区;沿第一显示区中心朝向第一显示区域边缘的方向,第一触控电极层的电极块排布密度逐渐增大;第一触控电极层的电极块最大排布密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触控电极层的电极块排布密度。第一触控电极层内的电极块排布较为稀疏,以提高对应第一触控电极层的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同时,第一触控电极层内的电极块排布密度渐变式设置,防止出现视觉差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者对大屏手机的需求增加,手机厂商一直致力于提高手机的屏占比,从无边框手机到刘海屏,再到水滴屏和升降摄像头的设计,以及折叠屏的推出,手机向真全面屏逐渐发展。而屏下摄像被认为是真全面屏的终极解决方案,与刘海屏、滴水屏相比,将前置摄像头放在屏幕下方困难的是如何解决透光问题——在实现全面屏显示的同时,让前置摄像头的自拍、人脸识别等功能不受影响成为关键。
由于摄像头对光学性能的高要求,相关技术中一般采用对该摄像头对应的屏下感光区域和正常显示区域进行差异化设计的方式来提高摄像头区域的透光率,但如此屏下感光区域和正常显示区域之间容易存在视觉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设置屏下摄像头的全面屏存在视觉差异的问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一种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具有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设置,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高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触控电极层;
其中,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和第二触控电极层,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沿所述第一显示区中心朝向所述第一显示区域边缘的方向,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的电极块排布密度逐渐增大;并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的电极块最大排布密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的电极块排布密度。
上述显示模组中,第一触控电极层的电极块排布密度从第一显示区的中心向第二触控电极逐渐增大,但是第一触控电极层的电极块排布密度不会增大到大于第二触控电极层的电极块排布密度,如此使第一触控电极层内的电极块排布较为稀疏,第二触控电极层内的电极块排布较为密集,能够提高对应第一触控电极层的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同时,第一触控电极层内的电极块排布密度渐变式设置,使第一触控电极层对应的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逐渐变小到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接近,模糊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阶梯差,防止显示模组点亮后肉眼明显感觉到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亮度不同,防止出现视觉差异。另外,还可保留显示模组在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的触控功能,使显示模组的使用更加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为中心对称图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为圆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位于第一显示区;或者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第一部分和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二部分位于第二显示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电极层为网格金属走线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内的电极块排布密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810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