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语义模型的Handle存量标识解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7324.1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0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宋世杰;霍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码客工场工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40/30 | 分类号: | G06F40/30;G06F40/216;G06K9/6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语义 模型 handle 存量 标识 解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语义模型的Handle存量标识解析方法,包括步骤:在企业内部对存量标识进行预处理,之后通过朴素贝叶斯算法对存量标识进行分类并映射到建立的语义知识模型中,然后根据定义好的映射规则将语义知识模型表示的存量标识转换为具备唯一性的Handle标识。本发明将企业存量标识与Handle标识建立映射关系使存量标识的解析转换为对应的Handle标识的解析,实现了企业的存量标识与Handle体系的兼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技术领域,涉及语义解析方法,具体为一种面向Handle体系的工业互联网存量标识解析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互联网标识通过定义编码格式对工业生产中的人、物、料、工业设备进行唯一、无歧义命名,为感知物理世界、信息检索提供支持,助力开展各类相关应用。其作用类似互联网域名,赋予每一个产品、人员、零件、设备唯一的“身份证”,实现资源的区分和管理。
工业互联网现有的标识解析方式需要企业加入标识解析体系后,给其产品赋予唯一的解析体系标识,这样用户才能根据标识传到信息,实现标识解析的功能。但是企业在加入体系前所生产的产品,并没有在现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中注册,这些产品上只有企业内部的标识体系的标识,这些标识被称为存量标识。由于存量标识的格式与工业互联网现有的各标识解析体系异构,这些产品在流通过程中将无法通过标识来享受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带来的解析和应用服务。这就增加了企业加入工业互联网的成本,不利于工业互联网在企业中的推广。
已有研究者针对此问题提出过一种将入驻企业的存量标识统一进行管理的方法(郑思源.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法,CN201911318743.2)。但是该方法在入驻企业的数量巨大的时候其维护的存量标识规则列表会变的巨大难以维护,进而导致标识解析效率的变低。至于语义模型方面,虽然可以通过存量标识建立语义模型进而进行解析并通过语义查询语言进行查询,但是现有的语义模型多是利用文本建立,其多用在处理无结构的、无明确含义或含义隐藏在文本中需要推理分析的数据。其处理问题的重点在于数据与数据间的关系。然而工业互联网存量标识多为结构化的、有明确含义的数据。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这些数据间的标识方式异构,即同样的一种产品,可能有着各种各样的编码方式,这些编码方式可能相似也可能完全不同,故无法直接使用现有的构建语义模型的方法实现存量标识的语义模型构建并与Handle体系间建立映射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面向Handle解析体系的企业存量标识的统一管理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企业存量标识与Handle体系不兼容的问题,将企业的存量标识转换为Handle标识。该方法特别适用于解决Handle体系中对于存量标识的解析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语义模型的Handle存量标识解析方法,将存量标识预处理后通过朴素贝叶斯算法分类并将分类结果映射到语义模型中,之后通过事先定义的规则将语义模型表示的存量标识转换为Handle标识,从而将存量标识的解析转换为对Handle标识的解析。通过语义模型唯一性的表示各个企业存量标识使得解析结果不具有歧义性。所述语义模型包括概念、实例、企业三个部分;所述语义模型是通过朴素贝叶斯算法对存量标识分类后,将分类结果按规则映射构建的。
具体步骤如下:
(1)、在企业内部场景对存量标识进行预处理。将无效标识去除以保证标识的正确性。无效标识包括失效标识和多义标识。失效标识指在企业现有解析体系下也无法获取查询结果的标识。多义标识指在企业现有解析体系下进行解析得到多个解析结果的标识。这两种标识都无法获取正确的解析结果需要进行修改或剔除处理。
(2)、通过朴素贝叶斯算法对存量标识进行分类处理。将存量标识按照产品名和企业归属分为不同的组。
(3)、构建一个通用语义知识模型。模型如下:M={概念,实例,企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码客工场工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码客工场工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73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芯堆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