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时动态可重复可逆注浆从旁侧控制土体变形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77155.1 | 申请日: | 2021-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83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程雪松;潘军;郑刚;赵林嵩;王若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3/12 | 分类号: | E02D3/12;E02D15/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动态 重复 可逆 旁侧 控制 变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时动态可重复可逆注浆从旁侧控制土体变形的方法,将注浆装置下入注浆孔,注浆装置包括同轴设置并固接在一起的注浆管和外套管,注浆管的上端部与浆液管连接,在注浆管的下部设有与其密封连接的内囊袋,在内囊袋外面包裹有外囊袋,在外套管的下端部设有位于外囊袋内部的进出水口,外套管的上端部与水管连接,在水管上连接有排水阀,控制系统根据实时监测的土体变形数据,通过控制水管的给水量和排水阀的排水量实时动态控制外囊袋的变形,待土体变形控制过程结束且土体变形稳定后,通过浆液管和注浆管给内囊袋注浆、通过排水阀排水,采用浆液等压等体积置换外囊袋内的水。本发明能够实时动态、多次重复、反向调整土体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基、基础工程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实时动态可重复可逆注浆从旁侧控制土体变形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工程施工一般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深基坑工程中的降水及土方开挖,会引起基坑底部土体隆起、周围土体产生水平和竖向位移,甚至会影响周边地铁隧道及建筑安全,所以在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既要保证地下工程结构本身的稳定性,又要对地下工程结构本身和周边土体的变形进行严格控制。
目前,袖阀管注浆技术和单点囊式注浆方法对土体变形的控制效果并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袖阀管注浆技术和单点囊式注浆方法没有实时性。采用袖阀管注浆和单点囊式注浆控制土体变形,只能进行一次注浆,且注浆过程中难以根据土体变形而实时调整注浆量。
2)袖阀管注浆和单点囊式注浆没有可重复性。工程施工引起土体变形具有持续性的特征,当单次注浆控制土体变形在允许范围内之后,进一步的工程施工可能引起土体继续产生变形,从而需要再次注浆控制土体变形。采用袖阀管注浆和单点囊式注浆,只能打设多排注浆孔,而不能重复使用一个注浆孔,且场地条件受限时,可能难以打设多排注浆孔,施工便利性差,成本高。
3)袖阀管注浆和单点囊式注浆没有可逆性。当采用注浆控制土体变形之后,进一步的工程施工可能引起土体变形向反方向变化,采用袖阀管注浆和单点囊式注浆,只能在控制区域对面打设新的注浆孔,而不能重复使用已有的注浆孔。
综上所述,袖阀管注浆和单点囊式注浆难以实时调整注浆量、无法多次调整变形量和无法反向调整土体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实时动态可重复可逆注浆从旁侧控制土体变形的方法,能够实时动态、多次重复、反向调整土体变形。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时动态可重复可逆注浆从旁侧控制土体变形的方法,将注浆装置下入注浆孔设定位置,所述注浆装置包括同轴设置并固接在一起的注浆管和外套管,所述注浆管底端封闭,所述注浆管穿过所述外套管,所述外套管的底端与所述注浆管密封连接,所述注浆管的上端部与浆液管连接,在所述注浆管的下部设有与其密封连接的内囊袋,所述注浆管穿过所述内囊袋,在所述注浆管位于所述内囊袋内部的管段上设有多个均布的注浆口,在所述内囊袋外面包裹有外囊袋,所述外囊袋的上端与所述外套管的下端部密封固接,下端与所述注浆管的下端部密封固接,在所述外套管的下端部设有位于所述外囊袋内部的进出水口,所述外套管的上端部与水管连接,在所述水管上连接有排水阀,控制系统根据实时监测的土体变形数据,通过控制所述水管的给水量和所述排水阀的排水量实时动态控制所述外囊袋的变形,待土体变形控制过程结束且土体变形稳定后,通过所述浆液管和所述注浆管给所述内囊袋注浆、通过所述排水阀排水,采用浆液等压等体积置换所述外囊袋内的水。
所述外套管外径为30~50mm,所述注浆管外径为16~25mm,所述注浆孔的孔径为100~200mm,所述内囊袋和所述外囊袋膨胀后直径为500~1000mm。
所述内囊袋的形状根据土体变形控制仿真模拟结果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71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