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的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76583.2 | 申请日: | 2021-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1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玉优;林海佳;赵材波;康建;李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5/02 | 分类号: | F25B5/02;F25B9/08;F25B41/20;F25B43/00;F25B4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王卫忠 |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循环系统 以及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的控制方法,空调循环系统包括主循环流路以及换热流路。主循环流路包括沿工质流向依次设置的压缩机、冷凝器、工质处理流路和气液分离器,工质处理流路包括接通至气液分离器的选通支路,选通支路包括一个选通口,选通口设有调节阀。换热流路包括位于同一空间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口通过工质处理流路接通于气液分离器,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口通过第一膨胀阀接通至气液分离器;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口接通至调节阀,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口通过第二膨胀阀接通至气液分离器。本发明,通过控制调节阀的状态,第一换热器进行制冷除湿,第二换热器进行升温,可实现轻载除湿甚至零负荷下的大除湿能力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机房空调领域,变频空调系统会根据数据中心热负荷的高低调节制冷机组的制冷能力输出,从而实现负荷匹配,满足数据机房的恒温恒湿要求。然而,由于数据中心对室内温湿度精度有较高要求,常年要求制冷输出的机房空调需要经常应对热负荷波动、湿负荷变动的情况。
数据中心湿度控制不当容易出现室内湿度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湿度过大容易出现凝露水,湿度太小容易产生静电,这两种情况都会严重威胁数据中心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南方非常容易出现寒潮天气,数据中心围护结构或者通过门窗侵入的湿汽导致数据中心室内湿度过大,机房空调需要加大除湿能力,从而导致蒸发温度过低、室内送风温度波动过大。特别是数据中心高湿低负荷的情况下,机房空调的运行存在矛盾现象:机组匹配低负荷输出,除湿能力下降无法降低室内湿负荷;加大除湿能力满足室内湿度要求了又会超出热负荷的需求,导致室内温度下降幅度过大。
针对数据中心,常见解决方案是利用电加热除湿再热后的冷空气,使得机房空调的制冷输出不至于过小,从而实现数据中心的恒温要求,但电加热再热方式是非常浪费电能的一种方式,在数据中心巨大的电能需求下,节能本来就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数据中心的机房空调在轻载除湿情况下的恒温恒湿控制问题、如何降低轻载除湿运行时的电能浪费问题,是节能型高效机房空调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针对实际的民用和工商用舒适性空调,也经常会出现寒潮天气下室内的除湿需求。目前舒适性空调常见的除湿模式实际上多数也就是低蒸发温度下的低风速制冷运行,运行后室内温度随之下降,造成用户体感温度下降,引起身体不适,因此很多场合都会采用专门的除湿机来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现有温湿度调节的空调无论是机房空调还是民用和商用空调,室内温度和室内湿度无法同时调节到合适范围,无法实现轻载除湿。
有鉴于此,亟需对现有的空调结构进行改进,以实现空调的轻载除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空调装置不能实现轻载除湿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循环系统以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循环系统,包括:
主循环流路,包括沿工质流向依次设置的压缩机、冷凝器、工质处理流路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工质处理流路包括接通至所述气液分离器的选通支路,所述选通支路包括一个选通口,所述选通口设有调节阀;以及,
换热流路,所述换热流路包括位于同一空间的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口通过所述工质处理流路接通于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口通过第一膨胀阀接通至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口接通至所述调节阀,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口通过第二膨胀阀接通至所述气液分离器;
其中,所述调节阀包括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接通,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口通过所述选通支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接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65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