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础微振动控制感知告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6424.2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8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允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冠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9 | 分类号: | G08B13/19;G08B13/02;G08B13/18;G08B29/18;H02J9/06;H02K5/24;H02K7/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垠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8 | 代理人: | 王忠玮;赵玉琴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 振动 控制 感知 告警 系统 | ||
1.一种基础微振动控制感知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客户端(100),包括远程连接模块(101),对所述客户端(100)提供远程信息传输;以及,
识别模块(200),对所述客户端(100)传输实时工况信息,包括探测模块(201)、震动传感器(201a)、音频传感器(201b)、警报模块(202)、保安电源模块(203)以及电流电压传感器(204);
调节机构(300),包括安装墙(301),设置于所述安装墙(301)左侧的连接板(302),设置于所述连接板(302)左侧中心处的第一滑槽(303),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303)内腔的第一滑块(304),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块(304)远离所述第一滑槽(303)内腔一端的红外线传感器(201c)。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微振动控制感知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00)还包括螺纹杆(305),所述螺纹杆(305)的底部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滑槽(303)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305)的顶部贯穿第一滑块(304)并与第一滑块(304)螺纹连接,且延伸至第一滑槽(303)的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础微振动控制感知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00)还包括第二滑槽(306)、设置于所述连接板(302)左侧的两端,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306)内腔的第二滑块(307),所述第二滑块(307)远离所述第二滑槽(306)内腔的一端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201c)的一侧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础微振动控制感知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00)还包括动力框架(308)、设置于所述连接板(302)的顶部,以及设置于所述动力框架(308)内腔的伺服电机(309),所述螺纹杆(305)的顶部贯穿至动力框架(308)的内腔,且与所述伺服电机(309)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础微振动控制感知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00)还包括隔音棉(310)、设置于所述动力框架(308)内腔的四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础微振动控制感知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00)还包括阻尼器(311)、设置于所述伺服电机(309)的两侧,以及设置于所述阻尼器(311)表面的缓冲弹簧(312),所述阻尼器(311)远离所述伺服电机(309)的一端与所述隔音棉(310)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3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伺服电机(309)的一侧和所述隔音棉(310)的一侧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基础微振动控制感知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00)还包括安装板(313)、设置于所述连接板(302)的两侧,所述连接板(302)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墙(301)螺纹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础微振动控制感知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传感器(201b)设置于所述安装板(313)远离所述安装墙(301)一端的顶部,所述震动传感器(201a)设置于所述音频传感器(201b)的顶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础微振动控制感知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模块(202),对所述探测模块(201)发出的探测信息进行接收并发出警报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基础微振动控制感知告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电压传感器(204),对所述识别模块(200)使用时的电流信息进行接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冠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冠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64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