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量施氮的玉米/花生-小麦轮作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4901.1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5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华鑫;万书波;张正;王建国;郭峰;张佳蕾;李新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22/4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68 | 代理人: | 苏少康 |
地址: | 250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量施氮 玉米 花生 小麦 轮作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减量施氮的玉米/花生‑小麦轮作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田地划分为条状区域,每个条状区域宽120‑150cm,将所述条状区域交替地设置为玉米种植区和花生种植区,所述玉米种植区和花生种植区交替地设置;2)玉米花生间作:每年6月在玉米种植区播种玉米,在花生种植区种植花生;玉米花生间作过程中施用氮肥N 90‑180kg/ha;3)小麦种植:10月初收获玉米花生,10月中旬在全部田地上种植小麦,小麦过程中施用氮肥110‑120kg/ha;第二年6月收获小麦;4)小麦收获后,将玉米种植区和花生种植区互换,再按照步骤2)和步骤3)地方法进行种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减量施氮的玉米/花生-小麦轮作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化肥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可以占到50%左右,为保证粮食供应充足,大量的化肥被投入到农作物生产中,尤其是氮肥。氮肥过量施用会影响氮素的正常循环、降低农田土壤的pH;未被利用的氮素随水进入河流会污染水体,挥发进入大气会引起氮沉降增加,或与大气中的硫酸与硝酸等物质中和,形成危害人体健康、降低大气能见度的细颗粒物质(PM 2.5等),如硫酸铵等。因此,减少氮肥投入,加强氮肥综合管理,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
研究表明,目前华北平原夏玉米-冬小麦轮作体系的年均氮肥投入量约550 -600kg/ha,远远高于其需求量的200 -300kg/ha。玉米/花生间作体系可以充分发挥光、热、水、养分等资源利用上的优势,该体系中玉米是高需氮作物,花生是低需氮作物,两者结合可以增强体系内的氮素互补,减少氮投入。以玉米/花生间作体系替换夏玉米种植,形成玉米/花生间作-小麦轮作种植体系,在充分发挥玉米边行优势保证粮食作物不减产的前提下降低氮肥施用量,同时增收油料作物,对于实现作物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的生产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种植方式的缺陷,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减量施氮的玉米/花生-小麦轮作种植方法。
本发明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减量施氮的玉米/花生-小麦轮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田地划分为条状区域,每个条状区域宽120-150cm,将所述条状区域交替地设置为玉米种植区和花生种植区,所述玉米种植区和花生种植区交替地设置;
2)玉米花生间作:每年6月在玉米种植区播种玉米,在花生种植区种植花生;玉米花生间作过程中施用氮肥90-180kg/ha;
3)小麦种植:10月初收获玉米花生,10月中旬在全部田地上种植小麦,小麦过程中施用氮肥110-120kg/ha;第二年6月收获小麦;
4)小麦收获后,将玉米种植区和花生种植区互换,再按照步骤2)和步骤3)地方法进行种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每个玉米种植区种植2行玉米,每个花生种植区种植4行花生。
进一步的,所述玉米种植区内种植两行玉米;所述花生种植区内起两垄种植花生,每垄上种植2行;相邻玉米和花生之间的距离为40-50cm。
进一步的,玉米行距为50-75cm,株距为25-30cm,花生种植的行距为25cm,株距为10cm,两垄相邻边行花生相距55cm。
进一步的,玉米花生间作过程中施用氮肥180kg/ha。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氮肥N的60%作为基肥使用,40%在喇叭口期作为玉米的追肥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还施用磷肥P2O5120kg/ha,以及钾肥K2O120 kg/ha,;磷肥和钾肥全部采用基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49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