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的路桥橡胶支座剪切变形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4792.3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9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郭时运;谭立铭;黄兴超;姜男;常西国;张经统;朱鹏飞;杨曙瑞;萨梦娇;段忠锐;海维深;邓鸿江;马锦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5/30 | 分类号: | G01B5/30;G01B5/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5005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橡胶 支座 剪切 变形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进的路桥橡胶支座剪切变形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橡胶支座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一端连接在箱体的一侧下方,箱体的另一侧设有蓄电池和支撑板,支撑板顶部安装有电机;箱体底部设有开关,箱体顶部对称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均设有滑块,滑块上方固定连接有滑板,滑板的一侧设有量角器,量角器上设有指向杆,指向杆的一侧连接有测量板;其中,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丝杆螺纹穿过滑板与轴承座转动连接,轴承座固定连接在箱体顶部设置的安装块上。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拆装方便、操作简单的路桥橡胶支座剪切变形检测装置,达到能准确判断橡胶支座的形变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改进的路桥橡胶支座剪切变形检测装置,属于桥梁工程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橡胶支座由多层天然橡胶与薄钢板镶嵌、粘合、硫化而成一种桥梁支座产品。该种类型的橡胶支座有足够的竖向刚度以承受垂直荷载,且能将上部构造的压力可靠地传递给墩台;有良好的弹性以适应梁端的转动;有较大的剪切变形以满足上部构造的水平位移。
板式橡胶支座作为橡胶支座的一种其容易受到桥梁的水平力引起的剪切变形,目前对路桥橡胶支座剪切变形的检查手段主要以人工目视为主,这种方式无法准确判断出变形程。
因此,需研制一种操作简单,便于判断的路桥橡胶支座剪切变形检测装置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发明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拆装方便、操作简单的路桥橡胶支座剪切变形检测装置,达到能准确判断橡胶支座的形变程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能够直观的根据量角器上的偏移角度数据判断橡胶支座形变程度的效果;刻度放大装置的设置使其读取数值时更为精准清晰,方便人员远距离快速读取测量数值。
本使用新型的还一个发明目的是操作便携方便,移动搬运灵活,最大限度的保证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一种改进的路桥橡胶支座剪切变形检测装置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作为本发明一种改进的路桥橡胶支座剪切变形检测装置的改进,包括用于检测橡胶支座(6)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夹持组件(2)和蓄电装置(3)以及设置于箱体(1)上部的检测组件(4),其中,箱体(1)的一端设置有夹持组件(2),另一端设置有蓄电装置(3),蓄电装置(3)电连接检测组件(4),检测组件(4)滑动连接箱体(1),在箱体(1)的顶部称开设有滑槽,检测组件(4)安装于该滑槽内;在箱体(1)的底部或是侧壁还设有控制开关(5)。
作为本发明上述的改进,所述箱体(1)的顶部一端中部设有安装块(11);所述检测组件(4)包括支撑板(41)、电机(42)、滑块(43)、滑板(44)、量角器(45)和指向杆(46)以及测量板(47),其中,滑块(43)上方固定连接有一滑板(44),滑板(44)的一侧设有量角器(45),量角器(45)上设有指向杆(46),指向杆(46)的一侧连接有测量板(47);
支撑板(41)顶部安装有电机(42),电机(4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48),丝杆(48)螺纹穿过滑板(44)与轴承座转动连接,轴承座固定连接在安装块(11)上。
作为本发明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42)通过导线与蓄电装置(3)电连接,蓄电装置(3)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5)电连接;
所述滑块(43)与滑槽的大小相适配,实现滑动配合;所述量角器(45)整体呈半圆形结构,在量角器(45)上环形设有刻度线。
作为本发明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指向杆(46)通过铰接座安装在量角器(45)的下方中部,指向杆(46)的非连接端部为锥形状,在指向杆(46)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安装测量板(47)的安装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学,未经云南省公路科学技术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47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