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对单次做功行程进行调节的空压机用气缸活塞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74398.X | 申请日: | 2021-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6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杨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吉奥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39/12;F04B39/02;F04B4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何平 |
| 地址: | 211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做功 行程 进行 调节 空压机用 气缸 活塞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气缸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对单次做功行程进行调节的空压机用气缸活塞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下两端且位于活塞左侧固定连接有压力杆,所述活塞杆上下两端均活动连接有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右端固定连接有泄压机构。通过塞杆推开抗阻块的封锁,从而向左移动,进而通过导柱对复位弹簧有个压力,使得复位弹簧内部受力压缩,从而内部聚集弹性势能,此时随着塞杆向左移动时,从而对内腔内部压强进行暂时性泄压,从而达到在气缸内部活塞移动时,为防止活塞因内部压强过大造成密封圈变形,从而自动对高压泄压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对单次做功行程进行调节的空压机用气缸活塞组件。
背景技术
空压机是一种对气体进行压缩的设备,通过活塞运动,从而对空气进行压缩,现有的空压机一般还可以通过旋转叶片进行压缩,方式各种各样,其中活塞压缩较为常见。
但空压机内部气缸在工作过程中,当行程达到一定位置时,为保障行程稳定一般都会继续对内部通过入气体,但如果通入的气体的压强过大,气缸活塞密封环承受的压力过大时,容造成密封环受压变形,破坏密封环,同时在活塞杆移动时,外部油脂容易在摩擦时挥发,在移动时,与外部密封罐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因此对高可靠性产品的需求迫在眉睫,故而我们提出了一种可对单次做功行程进行调节的空压机用气缸活塞组件,具有在气缸内部活塞移动时,为防止活塞因内部压强过大造成密封圈变形,从而自动对高压泄压,同时当活塞在移动时,活塞杆表面油脂消耗时,自动添加油脂的效果。
发明内容
(1)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对单次做功行程进行调节的空压机用气缸活塞组件,具备在气缸内部活塞移动时,为防止活塞因内部压强过大造成密封圈变形,从而自动对高压泄压,同时当活塞在移动时,活塞杆表面油脂消耗时,自动添加油脂优点,解决了空压机内部气缸在工作过程中,当行程达到一定位置时,为保障行程稳定一般都会继续对内部通过入气体,但如果通入的气体的压强过大,气缸活塞密封环承受的压力过大时,容造成密封环受压变形,破坏密封环,同时在活塞杆移动时,外部油脂容易在摩擦时挥发,在移动时,与外部密封罐之间的摩擦力增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在气缸内部活塞移动时,为防止活塞因内部压强过大造成密封圈变形,从而自动对高压泄压,同时当活塞在移动时,活塞杆表面油脂消耗时,自动添加油脂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对单次做功行程进行调节的空压机用气缸活塞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下两端且位于活塞左侧固定连接有压力杆,所述活塞杆上下两端均活动连接有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内部固定连接有卡接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右端固定连接有泄压机构,所述触发机构左端固定连接有补充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机构内部包括有受力块,所述受力块左端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顶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移动块内部活动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左端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导柱外表面活动连接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卡接机构内部包括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顶部固定连接有通孔,所述卡接块底部活动连接有阻挡块。
进一步的,所述泄压机构内部包括有塞杆,所述塞杆外表面活动连接有抗阻块,所述塞杆右端活动连接有泄气孔,所述泄气孔右端开设有进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补充机构内部包括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右端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连接块左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右端活动连接有油脂箱。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块底部为圆弧形,所述移动块底部位于内腔内部,所述受力块位于压力杆左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吉奥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吉奥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43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降解锂离子电池用溶胀胶带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增程器以及增程式电动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