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藻收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74150.3 | 申请日: | 2021-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7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范例;汪鹏昊;王子龙;邹小凡;丁宇昕;王垚焱;吴亚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35/05 | 分类号: | B01D35/05;B01D35/16;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李晓峰 |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藻 收集 装置 | ||
本公开属于河道清理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水藻收集装置,包括圆柱形浮筒,圆柱形浮筒上端安装有安装环,安装环上安装有直线组件,直线组件上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装有铰接的带有过滤孔的滤板,滤板相对于固定板上下翻转运动;圆柱形浮筒内安装有内筒;滤板上设置有沿着滤板进行滑动的推板;通过滤板能够对水面中的水藻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河道清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水藻有爆发的数量巨大、影响面积广、无根且繁殖迅速等特点,且水草体积较小容易二次进入水域不易清理,常规的水面清扫船的作业受到限制,人工作业成为主要治理手段,但是人工作业效率低、安全性低、劳动强度大。对大面积生长的水藻清理,人工打捞的弊端显现无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藻收集装置,用于对水中的水藻进行清理作用。
本公开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水藻收集装置,包括圆柱形浮筒,圆柱形浮筒上端安装有安装环,安装环上安装有直线组件,直线组件上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安装有铰接的带有过滤孔的滤板,滤板相对于固定板上下翻转运动;
圆柱形浮筒内安装有内筒;
滤板上设置有沿着滤板进行滑动的推板。
进一步地,滤板两侧铰接安装有挡板。
进一步地,推板上设有连接块,连接块与挡板之间通过弹性件进行连接,弹性件分别与连接块和挡板之间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块连接有拉绳,拉绳一端绕卷在转动的收卷辊。
进一步地,将滤板下端贴合有收纳仓,收纳仓底端的底板沿着收纳仓侧壁呈上下滑动设置;
处于收纳仓位置的挡板上开设有卸料口。
进一步地,处于收纳仓处的内筒侧壁开设有与收纳仓进行连通的投料口;
内筒内设置有排水组件;
内筒内设置有对投料口进行遮合的闸门。
进一步地,闸门包括转动的遮挡环,遮挡环上开设有释放口,转动遮挡环。
进一步地,排水组件包括竖直驱动机构,竖直驱动机构的驱动块上设置有固定连接带有网孔的第一网盘,第一网盘上贴合有带有网孔的第二网盘,第二网盘绕自身轴线转动,第二网盘上设置有延伸块,延伸块处于释放口内。
进一步地,遮挡环上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通过密封组件进行与电机的驱动轴进行连接;
电机的驱动轴上同轴可拆卸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转向约束的方式插接在连接架上。
进一步地,水藻的收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滤板处于水面以下,到达水藻区域,滤板进行向上移动,对水藻进行托起;
拉绳的绕卷带动推板对水藻进行推动,挡板向上折拢,推板将滤板上的水藻进行推动至收纳仓内;
处于收纳仓内的水藻通过投料口进入至内筒内;
第一网盘和第二网盘的整体对内筒内的水藻进行下压;
下压完毕后,遮挡环对投料口进行遮挡时,第一网盘上的网孔与第二网盘上的网孔之间错位,第一网盘和第二网盘的整体向上运动,对处于内筒内的第二网盘上的积水进行从内筒顶端部进行外排,完成水藻收集。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1、本公开通过滤板能够对水面中的水藻进行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41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