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气凝胶布料及含气凝胶布料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3103.7 | 申请日: | 202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1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江可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拇指衣橱(浙江)服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2 | 代理人: | 王轶;郑雪娜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凝胶 布料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含气凝胶布料及含气凝胶布料的制造方法,该含气凝胶布料的保温性优异,非常薄,轻量,体积不大,且具有高透气性。一种含气凝胶布料,其是背面布料层、粘结剂层、气凝胶中间层以及表面布料层按该顺序进行配置并一体化而形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凝胶中间层由粉粒状的气凝胶构成,所述粘结剂层由至少包含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及增粘剂的混合物构成,整体通过热熔敷而实现一体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高保温性、轻量、具有高透气性、且非常薄的含气凝胶布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保温性高的材料,气凝胶用于衣服、寝具的情形增多。气凝胶为轻量的固体,热传导率与空气的热传导率相比极低,因此,具有高隔热特性。
作为将气凝胶用于衣服、寝具的例子,虽然没有羽绒多,但是,实用新型授权第3233325号中公开一种含有气凝胶的保暖衣,该保暖衣包括:蓄热层,其是采用热反射布料和远红外线发热布料中的1种或2种而制造的;缓冲层,其是采用化学纤维棉或生物纤维絮状物、即填塞物而制造的;保温层,其是由采用气凝胶和发泡材料制造的复合材料制造的;固定层,该固定层是采用化学纤维织物或无纺布衬料而制造的;以及保护层,该保护层是采用防风、防水、透湿布料而制造的,所述蓄热层位于靠近人体的最内层,所述缓冲层和所述保温层位于所述固定层与所述固定层之间(专利文献1)。
前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含有气凝胶的保暖衣包括蓄热层、缓冲层、保温层、固定层、保护层等多种功能层,通过选择上述功能层,能够实现适合于在复杂条件的寒冷环境下穿着的衣服,成为防风、防雨、保温优异的衣服。
另外,日本特许6641061号中也记载有采用了气凝胶的衣服,具体地记载了:一种含气凝胶层叠片,其是由将化学纤维棉形成为片状的填充棉构成的第一填充棉层、第一热塑性树脂膜层、含气凝胶中间层、第二热塑性树脂膜层、以及由将化学纤维棉形成为片状的填充棉构成的第二填充棉层按该顺序进行配置并一体化而形成的含气凝胶层叠片,其中,所述含气凝胶中间层包括聚酯复合纤维层和气凝胶层,该聚酯复合纤维层包含聚酯复合纤维(专利文献2)。
上述含气凝胶层叠片将气凝胶的极轻量且高隔热特性与聚酯复合纤维、以及羽绒、铜氨纤维结合,使其进一步发挥出该效果,由于较薄,轻量,体积不大,具有高隔热特性,并且,将各层利用热熔敷实现一体化,所以,整体以高接合性接合,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均具有弹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实用新型授权第32333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66410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对于气凝胶,从其结构上的特性来看,存在如下问题,即,不耐冲击,缺乏耐久性,沾湿后性质发生变化,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专利文献1中,使制成粉末状的气凝胶保持于发泡材料,发泡材料的耐高温、耐低温的特性结合气凝胶的低密度的特征,使其变得柔软,并提高透气性。
但是,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含有气凝胶的保暖衣是将蓄热层、缓冲层、保温层、固定层、保护层等多个层进行层叠而构成的,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整体较厚,缺乏柔软性,体积大,不易加工成衣服,且沉重难穿。
另外,存在如下问题,即,很难使大量气凝胶保持于发泡材料,难以使气凝胶的特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含气凝胶层叠片的隔热性高,保温性高,并且,轻量,解决了如上所述的问题,即便在寒冷地区也发挥出充分的效果,将该含气凝胶层叠片用于衣服的情况下,其高保温性具有即便外面气温很低、衣服的内侧也会变热而出汗这种程度的效果。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为了使舒适性进一步提高而提供一种布料,该布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气凝胶的性能,具有高保温性,但非常薄,轻量,易穿,并且,透气性高,即便出汗了,衣服内也不会闷热,热量不会存留在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拇指衣橱(浙江)服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拇指衣橱(浙江)服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3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