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针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72493.6 | 申请日: | 2021-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8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0 | 代理人: | 陈颖洁;王佳妮 |
| 地址: | 3250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声 引导 神经 阻滞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针,它包括针座和针管,所述针管的前端沿对角方向切削设有针尖斜面,所述针尖斜面的前端上下对称切削形成刻面尖端,所述刻面尖端呈斜面状,所述针管的外侧设有若干反射凹槽,所述针座的中央沿轴向贯通,所述针管的后端限位于针座内壁的台阶,所述针座的前端设有孔,所述针座呈四边形,所述针座一侧分别设有一凹槽,所述针座与凹槽相邻的两侧均设有防滑面;本发明的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针,通过在针管和针座设置相对应的凹槽结构,既能在超声下清晰显影,又能方便与神经组织区分开,把握穿刺针的正确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针。
背景技术
现代医疗领域中,常用超声波引导定位技术找到神经位置完成神经阻滞的麻醉工作,利用超声波反射在实时超声影像监控下完成穿刺并注射麻醉剂,该技术代替了传统借助针刺触感、神经刺激器探查等寻找神经的方式。
以往作用于超声波影像下的普通穿刺针,浅表部位显影清晰,但在较深部位或穿刺角度大时超声波容易形成镜面反射,导致显影不清晰,目前,已有采用各种不同造型的引导区来增加超声反射强度的穿刺针;例如:CN107343812 A公开的一种点状凹陷的穿刺针,但有研究表明,该种穿刺针在人体深层组织(超过10cm深度)使用时会出现图像不清的状况,并且不规则的超声引导图形结构的图像容易造成视觉干扰。
综上所述,现有的穿刺针存在超声波图像不清晰,显影困难的问题,难以把握穿刺针的正确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针,它包括针座和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的前端沿对角方向切削设有针尖斜面,所述针尖斜面的前端上下对称切削形成刻面尖端,所述刻面尖端呈斜面状,所述针管的外侧设有若干反射凹槽,所述针座的中央沿轴向贯通,所述针管的后端限位于针座内壁的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针管的外侧沿轴向设有两列、三列或四列反射凹槽,每一列反射凹槽包括一个、两个或多个反射凹槽。
进一步地,当一列反射凹槽包括多个反射凹槽时,所述反射凹槽沿轴向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针管沿径向方向每隔90°设有一列反射凹槽,每一列反射凹槽中反射凹槽的数目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针尖斜面沿轴向对应的一列反射凹槽包括四个反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针管的外侧沿轴向设有一列反射凹槽,所述反射凹槽与针尖斜面沿轴向对应,所述反射凹槽的数目为包括一个、两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凹槽包括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三反射面、第四反射面和第五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第二反射面、第三反射面、第四反射面和第五反射面的底部交汇于一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面至第五反射面均为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面至第五反射面均为非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针管在针尖斜面以外部分涂有树脂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凹槽通过放电、冲压、激光、挤压或精雕加工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针座的前端设有孔,所述针座呈四边形,所述针座一侧分别设有一凹槽,所述针座与凹槽相邻的两侧均设有防滑面。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面包括若干三角箭头状的防滑槽,所述防滑槽沿轴向等间距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与针尖斜面位于同侧。
本发明的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针,通过在针管和针座设置相对应的凹槽结构,既能在超声下清晰显影,又能方便与神经组织区分开,把握穿刺针的正确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贝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24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