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指数编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72097.3 | 申请日: | 2021-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3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陆培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格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孟旭彤 |
| 地址: | 572000 海南省三亚市天涯区三亚湾路国际***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指数 编制 方法 | ||
一种碳指数编制方法,包括步骤,获取一个或者多个目标单位的每日污染排放数据;同时获取所述目标单位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由经过训练的碳排放模型计算出所述目标单位的每日碳排放数据;根据所述每日碳排放数据编制所述目标单位所在区域的碳指数。所述碳指数包括碳排放指数、碳目标指数和/或碳经济指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碳指数编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碳系列指数的编制中,广泛使用的温室气体排放
基于核算的方法是指通过计算生产过程中的碳质量平衡或者通过活动数据乘以排放因子来对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一个量化统计,这也是我国现阶段碳排放的主要检测方法。
基于连续监测的方法是采取测量烟气流速和烟气中CO2浓度来获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这种方法主要依赖于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之一,一种碳指数编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一个或者多个目标单位的每日污染排放数据;
同时获取所述目标单位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由经过训练的算法模型计算出所述目标单位的每日碳排放数据;
根据所述每日碳排放数据编制所述目标单位所在区域的碳指数。
本发明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污染物排放状况,创建了实时动态的碳系列指数——碳排放指数、碳目标指数、碳经济指数。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图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之一的碳指数编制方法流程图。
图2根据本发明一个实例的碳排放指数示意图。
图3根据本发明一个实例的碳目标指数示意图。
图4根据本发明一个实例的碳经济指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采用连续监测方法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量化的,连续监测系统构成比较复杂,大致可以分为气体取样和条件控制系统、气体监测和分析系统、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等几大模块。连续监测方法能够实时、自动地监测固定排放源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展示层面,操作过程也比较简便。但是该系统整体费用过高。以电力行业为例,现阶段综合质量较好的CO2浓度测量设备及烟气流速测量设备的总采购成本在10-25万美元之间。如果考虑后期的运营成本,这些费用对于一些小规模工程来说是难以负担的。虽然在理论上连续监测系统的数据质量会优于核算的方法的数据,而且能够做到动态实时的呈现。但是连续监测系统的数据质量会受到二氧化碳浓度和烟气流速的影响。在工业发达的沿海地区,由于夏季会受到台风影响,会严重影响监测效果。
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碳系列指数编制方法,包括:获取一个或者多个目标单位的每日污染排放数据;同时获取所述目标单位的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由经过训练的碳排放模型计算出所述目标单位的每日碳排放数据;根据所述每日碳排放数据编制所述目标单位所在区域的碳指数。所述碳指数包括碳排放指数、碳目标指数和/或碳经济指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格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瑞格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20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键式老年体征数据控制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控制电路和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