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流体因子识别致密砂岩储层流体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71175.8 | 申请日: | 2021-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8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 发明(设计)人: | 钱玉贵;叶泰然;朱宏权;赵爽;刘兴艳;马昭军;许多;杨国鹏;王玲;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50 | 分类号: | G01V1/5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陈明龙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流体 因子 识别 致密 砂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体因子识别致密砂岩储层流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结合已知井钻井油气成果进行流体弹性参数可识别性分析,确定致密砂岩气藏识别的流体因子;S2、确定流体因子的反射系数表达式;S3、根据反射系数表达式结合贝叶斯反演理论求得目标泛函数;S4、根据目标泛函数,确定反演方程并求解,得到流体因子;S5、根据流体因子判断致密砂岩储层流体的发育情况。本发明的方法形成一套简便的求解致密砂岩储层流体因子体的技术,直接从地震数据本身出发,最大限度的保留地震数据对流体识别的隐含信息,降低弹性参数二次转换而引入的累计误差,最终得到致密储层流体因子数据,形成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预测技术,提高含气性预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流体因子识别致密砂岩储层流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气的勘探、开发过程中,物探技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孕育出大量的含气性检测方法、技术,并取得一定的开发效果。叠后含气性预测技术一般都利用与频率相关的信息进行检测,比如主频、瞬时频率、频率衰减、单频信息、低频伴影、高低频能量比等,理论体系较为成熟,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其中也不乏一些成功的预测经验。但是,随着开发不断深入,地质问题复杂多样,储层非均质增强,叠后含气性预测技术往往受限于单一参数限制,增加了储层流体检测的不确定性,含气性预测结果准确率大大下降。为了提高流体预测精度,从地震数据中得到更多储层流体识别的信息,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87年,Smith等提出流体因子,并根据Gardener等提出的公式将纵波速度和密度结合起来;2003年,Russell等基于多孔弹性介质理论提出了流体指示因子,并推导了该流体因子的反射系数近似式。从众多学者研究结果来看,叠前地震技术可以得到丰富的弹性信息、含油气的AVO信息和频率信息,是流体检测的主要技术手段。目前流体因子预测方法是通过叠前同步反演获取纵波阻抗、横波阻抗以及密度后的弹性参数二次转换,往往会增加迭代误差,降低流体检测精度。因此推导出一套直接反演致密储层流体因子的算法至关重要,最终通过推导公式,开发软件实现流体因子直接反演,提高预测精度,为勘探开发井位部署提供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对储层流体检测精度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流体因子识别致密砂岩储层流体的方法,该方法形成致密砂岩储层含气性预测技术,提高含气性预测精度,为勘探开发井位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流体因子识别致密砂岩储层流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结合已知井钻井油气成果进行流体弹性参数可识别性分析,确定致密砂岩气藏识别的流体因子;
S2、根据步骤S1确定流体因子的反射系数表达式;
S3、根据步骤S2得到的反射系数表达式结合贝叶斯反演理论求得致密砂岩储层流体因子的目标泛函数;
S4、根据步骤S3得到的目标泛函数,确定反演方程并求解,得到流体因子;
S5、根据步骤S4得到的流体因子判断致密砂岩储层流体的发育情况;
其中,所述目标泛函数为:
M为三参数矩阵,M=[Rf Rμ Rρ],Rf为流体因子变化率,Rμ为剪切模量变化率,Rρ为密度变化率,D为地震数据,G为AVA正演矩阵,N为时间采样点数,MT为三参数矩阵转置,Φ为调节系数,μ为噪声的方差,λ为约束权重值,L泛指三参数,ΔPlowpass为低频分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1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