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降温脱模的注塑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70614.3 | 申请日: | 2021-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2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迅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73;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陈桂香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降温 脱模 注塑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降温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定模和动模的侧面均开设有流道,动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柱,定模的一侧开设有活动孔,定模侧面的中部开设有下模腔,下模腔的侧面开设有圆槽,圆槽的侧面开设有圆孔,定模和动模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上述方案中,需要额外的驱动力带动顶起机构,且花费额外的时间,影响注塑产品的生产效率,此时通过分模过程中的动模带动导柱移动的同时,带动连接板将固化的注塑产品顶起,从而达到快速脱模的效果;通过缠绕在模腔壳体的吸热铜管将模腔内的热量快速吸收,再通过吸热铜管内部的水将热量带出,并且通过设置的散热口达到通风降温的效果,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降温脱模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注塑成型工艺用到的主要零件,注射成型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六个阶段:合模、射胶、保压、冷却、开模、制品取出,上述工艺反复进行,就可批量周期性生产出制品,物料注射完毕在模具中需经固化或硫化过程,然后趁热脱膜。
目前在注塑模具使用时,当动模与定模分模后,接着再通过顶起机构将注塑产品顶出,需要额外的驱动力带动顶起机构,且花费额外的时间,影响注塑产品的生产效率;此外,熔融的塑料材料在模腔内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冷却才能被固化,然后才能被取出,现有的模具通常是在模具内开设水槽以便降温,水槽与注塑产品距离远,热传递效率不佳,导致需要冷却的时间过长,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快速降温脱模的注塑模具,以解决需要额外的驱动力带动顶起机构,且花费额外的时间,影响注塑产品的生产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降温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和动模,所述定模和动模的侧面均开设有流道,所述动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导柱,所述定模的一侧开设有活动孔,所述定模侧面的中部开设有下模腔,所述下模腔的侧面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侧面开设有圆孔,所述定模和动模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散热口。
其中,所述动模侧面的中部开设有上模腔,所述导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部固定安装有顶起组件。
其中,所述导柱的大小与活动孔相适配,所述导柱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定模和动模通过导柱与活动孔的配合安装。
其中,所述顶起组件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筒套,所述圆筒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顶板。
其中,所述固定套的一侧固定安装在连接板的中部,所述圆筒套的直径与圆孔相同,所述顶板的大小与圆槽相适配,所述弹簧和圆筒套均活动套接在固定套的内部。
其中,所述动模的内腔一体形成有模腔壳体,所述动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入水管,所述动模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入水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吸热铜管。
其中,所述吸热铜管的另一端与出水管固定连通,所述吸热铜管缠绕在模腔壳体的外表面。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需要额外的驱动力带动顶起机构,且花费额外的时间,影响注塑产品的生产效率,此时通过分模过程中的动模带动导柱移动的同时,带动连接板将固化的注塑产品顶起,从而达到快速脱模的效果;上述方案中,现有的模具通常是在模具内开设水槽以便降温,水槽与注塑产品距离远,热传递效率不佳,导致需要冷却的时间过长,影响生产效率,此时通过缠绕在模腔壳体的吸热铜管将模腔内的热量快速吸收,再通过吸热铜管内部的水将热量带出,并且通过设置的散热口达到通风降温的效果,从而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定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动模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迅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迅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06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