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油燃油泵加注工装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70368.1 | 申请日: | 2021-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0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磊;程建国;肖亮;洪亮;张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0;B01F15/02;B01F15/06;B01F3/22;F04B53/00;F04B5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沈金美 |
| 地址: | 20191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油 燃油 加注 工装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重油燃油泵加注工装及使用方法,包括漏斗、设置在漏斗内的搅拌装置、紧固连接在漏斗上端的漏斗盖、以及可拆卸设置在漏斗盖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搅拌装置连接、且搅拌装置贯穿漏斗盖,所述漏斗底部设有漏斗出口、且漏斗出口连接在燃油泵的滤器上。本发明设置有驱动装置以及搅拌装置,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搅拌装置在漏斗内搅拌,加快重油的流动速度,从而提高重油的流动性,减少燃油泵中注入重油的时间;漏斗中加入重油的液面高于搅拌装置的底部,但不超过距离漏斗盖的底面5‑10cm,能保证搅拌装置对重油进行搅拌,又避免重油过多阻力大、搅拌困难的问题,同时预留一部分空间便于重油的流动,提高重油注入燃油泵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油系统上重油燃油泵加注燃油及高粘度重油油泵加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重油燃油泵加注工装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燃油泵是将燃油从燃油柜中吸出、经加压后输送到燃烧室燃烧的设备,也有着动力心脏的美誉。燃油泵布置在锅炉蒸汽系统中的燃油系统上,专门用来建立油压为锅炉提供燃烧的燃油的设备,属特殊设备。燃油泵有着较高的密封性,在无润滑条件下严禁长时间工作,否则会因为泵体内部结构在无润滑条件下相互磨损导致泵体发热,严重时会导致油泵损坏。
燃油泵在工作中通常是靠自身输送的燃油来进行润滑,第一次启动燃油泵时需要对泵进行灌油,使泵体内充满润滑的燃油,防止无润滑情况下运行导致泵体损坏。由于在蒸汽动力系统中燃烧的燃油属于重油,其特性是:粘稠度比较高,流动性差。特别是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其形状和流动性几乎接近沥青状,燃油泵一次性很难建立起油压,需要反复启动调试建立油压,每次启动时都会把加灌的少量燃油输送出泵体,加上燃油泵又不能长时间在无润滑条件下运行,需要反复进行“灌油—启动—停泵—灌油—启动”直到油泵出口能建立起油压,正常输送燃油为止。
重油有着较高的黏稠度,流动性较差,单靠重油自身重力渗漏的加注方法进行频繁的灌油,不仅加长了调试周期,还加大了燃油泵的调试难度;加之燃油泵密封性较高,燃油泵吸入口和排出口管路直径较小,燃油泵的排出口燃油滤器体积较小,使之倒灌燃油难度加大,调试时间延长,增加了员工的工作负荷,影响了生产进度,加大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油燃油泵加注工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重油粘稠度高、流动性差、依靠自身流动耗时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重油燃油泵加注工装,包括漏斗、设置在漏斗内的搅拌装置、紧固连接在漏斗上端的漏斗盖、以及可拆卸设置在漏斗盖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搅拌装置连接、且搅拌装置贯穿漏斗盖,所述漏斗底部设有漏斗出口、且漏斗出口连接在燃油泵的滤器上。
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可转动地支撑在漏斗盖中的搅拌棒、与搅拌棒连接的搅拌叶片螺栓、以及固定安装在搅拌叶片螺栓上的搅拌叶片,所述驱动装置与搅拌棒传动连接、驱动搅拌棒转动,所述搅拌叶片螺栓通过内螺纹与搅拌棒的自由端紧固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设置在电机端面上的第一旋转卡扣、以及设置在电机端面上的定位销卡槽,所述漏斗盖包括固定在漏斗盖上的第二旋转卡扣、以及开设在漏斗盖上的定位销,所述第一旋转卡扣与第二旋转卡扣卡合连接,所述定位销与定位销卡槽插接连接。
优选地,重油燃油泵加注工装还包括安装在漏斗上的加热丝保护壳,所述加热丝保护壳内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的两端安装有加热丝接线端,所述加热丝接线端连接外用电。
优选地,重油燃油泵加注工装还包括可拆卸安装在漏斗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位于漏斗内。
优选地,重油燃油泵加注工装还包括固定在漏斗盖上的充/放气管、连接在充/放气管上的第一球阀、安装在第一球阀和漏斗盖之间部分充/放气管上的压力表、以及安装在压力表进口处的第二球阀,所述充/放气管采用无缝焊接焊接在漏斗盖上,第一球阀上部的另一自由端管路与外部压缩空气管紧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03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丝素蛋白基导电凝胶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聚氨酯透声橡胶防水涂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