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投影光机及投影仪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70169.0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0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高怡玮;程炎;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安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21/00 | 分类号: | G03B21/00;G03B21/14;G02B13/00;G02B13/24;G02B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之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6 | 代理人: | 吕战竹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打石一路深圳国际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影 投影仪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投影光机及投影仪,包括壳体、光源模块、镜头模块、DMD模块和光学调整模块,光学调整模块包括球面透镜组件,球面透镜组件包括三个球面切边透镜,每个球面切边透镜为球面玻璃透镜的一部分;与镜头模块的光轴平行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垂直于镜头模块的光轴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球面透镜组件在在第二方向上占据的空间使得复眼透镜与镜头模块的光轴之间在第二方向上存在间隔尺寸L1,镜头模块包括超短焦镜头,超短焦镜头的镜筒侧壁距离光轴的最小距离为L2,L1>L2。本发明采用多片球面切边透镜来调整光路,有效降低开发成本,且不需要反射镜配合使得光线大角度折射后才能实现有效传播,并能够满足超短焦镜头的安装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影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影光机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投影光机中通常采用的是多片整圆形球面玻璃透镜来调节光路,在光路中,用反射镜与前述镜片配合来使得光线沿着预定路线入射镜头,完成投影工作。在光路中设置反射镜会造成光机结构复杂。另外通常也采用全塑胶镜片或塑胶镜片与整圆形球面玻璃透镜配合,但塑胶镜片需要开模具,初期投入较高且耐热耐光照性能不如玻璃透镜。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生产成本、结构简单且紧凑的投影光机和投影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投影光机,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的光源模块、镜头模块、DMD模块和光学调整模块,所述光学调整模块包括复眼透镜、球面透镜组件和棱镜组件,
所述DMD模块、棱镜组件和镜头模块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所述复眼透镜、球面透镜组件和棱镜组件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其中,与镜头模块的光轴平行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镜头模块的光轴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所述球面透镜组件包括在所述复眼透镜和所述棱镜组件之间依次排列的第一球面切边透镜、第二球面切边透镜和第三球面切边透镜,每个球面切边透镜为球面玻璃透镜的一部分,每个球面切边透镜包括出光面、入光面和侧面;所述侧面包括上切面、下切面、侧边缘面以及与所述侧边缘面相背的侧切面,所述侧边缘面为所述球面玻璃透镜的边缘面的一部分;每个球面切边透镜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侧边缘面所在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侧切面所在的一端为第二端;
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球面切边透镜和第二球面切边透镜的第一端相比第二端更接近所述DMD模块,所述第三球面切边透镜的第二端相比第一端更接近所述DMD模块;
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一球面切边透镜的第一端相比第二端更接近所述复眼透镜,所述第二球面切边透镜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球面切边透镜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球面切边透镜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球面切边透镜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三球面切边透镜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球面切边透镜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球面切边透镜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球面切边透镜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
所述第一球面切边透镜、第二球面切边透镜和第三球面切边透镜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占据的空间使得所述复眼透镜与所述镜头模块的光轴之间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存在间隔尺寸L1,
所述镜头模块包括超短焦镜头,所述超短焦镜头的镜筒包括靠近所述光源模块的镜筒侧壁,所述镜筒侧壁距离所述镜头模块的光轴的最小距离尺寸为L2,所述L1>L2。
可选地,所述超短焦镜头的镜筒在轴向上分为外直径不同的多段,其中,邻近所述壳体的为第一段,所述第一段的外直径最小,所述第一段包括靠近所述光源模块的第一侧壁,所述间隔尺寸L2为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镜头模块的光轴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安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安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701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