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天线组件及车载天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9852.2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2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雷皓强;曹扬秋;王林伟;马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H01Q1/36;H01Q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李有财 |
地址: | 21532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天线 组件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载天线组件及车载天线装置。车载天线组件包括:基板、至少两组移动通信天线振子组、定位天线模块和车联网天线模块。基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槽;两组移动通信天线振子组分别设置于基板的两端,每一组移动通信天线振子组包括至少两个移动通信天线振子,每一组移动通信天线振子组中至少两个移动通信天线振子分别设置于对应的开口槽的两侧;定位天线模块设置于基板上且配置于基板的两端之间;车联网天线模块设置于基板上且配置于定位天线模块的旁边。因此,车载天线组件可解决车载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通信天线振子之间隔离度差的问题,且实现车载组合天线的小型化以及轻量化的布置需求。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天线组件及车载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以及车载设备的快速发展,对于车载通信设备的性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由于车载通信设备需要支持多模多频段的通信网络,例如:Sub6G的频段(诸如3.3GHz至4.9GHz)、5.9GHz(5.905至5.925GHz)的车辆到所有(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频段,使得车载通信设备所包括的车载接收天线的数量和所支持频段数越来越多。
现有车载通信设备通常采用鲨鱼鳍天线结构,用于集成频率调制(FrequencyModulation,FM)、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等各种强大的汽车电子功能以及各种天线的所有功能。但由于鲨鱼鳍天线需设置于车辆的车顶,使得配备全景天窗的车辆或高度受限制的车辆无法配置所述鲨鱼鳍天线,因此,所述鲨鱼鳍天线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复杂安装需求。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车载天线组件,可基于多功能、高集成化和小型化的迫切需求,有效缩小体积,节约安装空间,以满足市场的复杂安装需求,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天线组件及车载天线装置,可解决现有车载通信设备因采用鲨鱼鳍天线结构,而无法满足市场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天线组件,其包括:基板、至少两组移动通信天线振子组、定位天线模块和车联网天线模块。基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槽;至少两组移动通信天线振子组分别设置于基板的两端,每一组移动通信天线振子组包括至少两个移动通信天线振子,每一组移动通信天线振子组中至少两个移动通信天线振子分别设置于对应的开口槽的两侧;定位天线模块设置于基板上且配置于基板的两端之间;车联网天线模块设置于基板上且配置于定位天线模块的旁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载天线装置,其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载天线组件和安装底座。基板设置于安装底座上,至少两组移动通信天线振子组分别与安装底座在位置相对应的部份耦合,以调整谐振频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至少两组移动通信天线振子组、定位天线模块和车联网天线模块的空间布置,在具备定位功能、车联网功能和移动通信功能的前提下,实现车载天线组件的多功能、高集成化和小型化需求,有效缩小体积,节约安装空间,以满足复杂的安装需求。另外,通过至少两组移动通信天线振子组分别设置于基板的两端,及每一组移动通信天线振子组中至少两个移动通信天线振子之间采用空气介质隔离的设计,车载天线组件及车载天线装置可解决车载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通信天线之间隔离度差的问题。此外,通过安装底座和至少两组移动通信天线振子组耦合的设计,车载天线装置可提高所述至少两组移动通信天线振子组的谐振参数,实现所述至少两组移动通信天线振子组的频率带宽的增加。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依据本申请的车载天线组件的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98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