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长度海光缆发货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9577.4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75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敏;贾建华;戚玉柱;冒伟伟;顾升;许人东;范明海;周游;陆源;石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1/08 | 分类号: | B65H51/08;B65H57/14;B65H57/06;B65G13/02;B65G13/11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21553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长度 光缆 发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长度海光缆发货的装置。本发明包括:运输机构、承接机构、导向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用于放置至少一个中继器的上架体;所述承接机构包括下架体,所述上架体可移动连接于下架体上方;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纵向布设于下架体上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包括用于海光缆穿过的导向通口,位于下架体纵向同一直线上的导向通口形成用于海光缆输送的导向通道,当中继器发货时,将中继器放置在上架体发货,与中继器连接的海光缆在下层导向通道内走线发货输送,从而有效地节约了发货路由通道的宽度,能够在有限区域内实现双线及四线路由通道,极大地提高了输送效率及节约了发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光缆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大长度海光缆发货的装置。
背景技术
海底光缆长度通常在数百公里至数千公里,每百公里用中继器或接头盒相连接,发货前已经将数千公里的海光缆通过中继器连接在一起。海缆工厂到码头距离一般要1公里左右,海缆船到码头进行装载作业时,通过工厂与码头间架设路由架进行海光缆的输送,同时根据需要路由架可分为“单线牵引装载方式”,“双线牵引装载方式”。由于码头区域有限,通常在沿江边码头1.5米宽度范围内布置双线路由架,只能满足一条海缆船装载的双线牵引装载,无法满足两条海缆船同时装载。
如图1所示,海光缆线的直径最大40毫米,中继器的直径最大400毫米,长度一般为3000毫米,目前的发货路由都是根据中继器的宽度设置下部的导轮,导轮宽度比中继器大才能保证正常输缆不会卡住,同时导轮设置间隔控制在0.5米内,数公里长的发货路由需要大量的导轮配套,才能正常输送中继器,随着中继器的不断增大,路由宽度相应的增大,而且一般都是双路由形式,但码头可安装路由的区域有限,通常在沿江边码头1.5米宽度范围内布置双线路由架,只能满足一条海缆船装载的双线牵引装载,无法满足两条海缆船同时装载。
随着中继器的增加,现有运输设备无法实现有限宽度范围内双线并排输缆,只能单线运输,从而影响效率,且海缆船一天停靠码头费用达数十万元,成本费用高,因此亟需提高输缆效率从而降低成本费用。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有限宽度范围内多线并排输缆,只能单线运输,从而导致影响运输效率、成本费用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大长度海光缆发货的装置,包括:运输机构、承接机构、导向机构,所述运输机构包括用于放置至少一个中继器的上架体;所述承接机构包括下架体,所述上架体可移动连接于下架体上方;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纵向布设于下架体上的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包括用于海光缆穿过的导向通口,位于下架体纵向同一直线上的导向通口形成用于海光缆输送的导向通道;待发货的中继器通过上架体在下架体上进行运输,与中继器两端相连的海光缆分别由导向通道进行运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架体包括两根安装梁、运输辊,所述运输辊沿上架体纵向布设,所述运输辊转动连接于两根安装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梁底部设有导向轮,所述下架体包括用于与导向轮配合的轨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输机构包括多个上架体,相邻上架体各自的安装梁通过铰链连接来延长运输机构的总体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架体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沿轨道延伸方向分布,所述安装架包括两根立柱、连接于两根立柱的横梁,所述轨道安装于立柱的上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单元包括连接于横梁的安装座、横向导轮、竖向导轮,所述横向导轮、竖向导轮均转动连接于安装座,所述横向导轮、竖向导轮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横向导轮和两个竖向导轮呈“井”字分布并形成所述导向通口。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为L形结构,所述L形结构底端连接于横梁,所述L形结构的侧端开设有长槽,所述导向通口与长槽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海洋光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9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