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势扫描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传感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8778.2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1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清君;陈泽涛;李亚茹;卢妍利;张芬妮;程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552 | 分类号: | G01N21/552;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应孔月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势 扫描 局域 表面 等离子体 共振 传感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势扫描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传感检测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光源;反应池,用于承载待测溶液;扫描电势单元,所述扫描电势单元用于输出扫描电势;激励电极单元,所述激励电极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扫描电势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激励电极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池电连接,用于对所述待测溶液产生激励;分光光度计,用于接收由所述光源发出并透过被激励的待测溶液的光线,根据所述光线,得到消光度。所述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传统LSPR传感技术对复合光源依赖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光学传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势扫描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传感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是一种发生在纳米颗粒如金纳米球或金纳米棒等上的光子能量共振吸收现象,其吸收峰强度及吸收峰位置受纳米颗粒的组成材料、结构外形、尺寸,以及表面修饰等的影响,常应用于生物传感领域。借助金纳米颗粒的高比表面积特性、良好的尺寸控制特性,以及优异的紫外-可见光谱吸收特性等,LSPR在光学传感器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LSPR传感技术是在一定范围波长的复合光源激励下,检测纳米材料对入射光的吸收情况,并以此来判断待测物质所处环境的折射率变化。该传感技术通过对纳米颗粒的特异性修饰来确定待测物的种类,通过分析光谱的波峰改变量来判断待测物的浓度,并以此来实现特异性的生物传感检测。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该传统LSPR传感技术对入射光源的要求较高,通常为基于波长扫描的复合光源,如紫外-可见复合光源等,该光源不仅造价高,且所占空间较大,已无法适应便携式传感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势扫描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传感检测装置及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传统LSPR传感技术对复合光源依赖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势扫描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传感检测装置,包括:
光源;
反应池,用于承载待测溶液;
扫描电势单元,所述扫描电势单元用于输出扫描电势;
激励电极单元,所述激励电极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扫描电势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激励电极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池电连接,用于对所述待测溶液产生激励;
分光光度计,用于接收由所述光源发出并透过被激励的待测溶液的光线,根据所述光线,得到消光度。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扫描电势单元的输入端及所述光源的输入端电连接,用于设置所述扫描电势的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激励电极单元包括:
工作电极,所述工作电极的输入端与所述扫描电势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工作电极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池电连接以对所述待测溶液产生激励;
对电极,所述对电极的输入端与所述扫描电势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对电极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池电连接以对所述待测溶液产生激励。
进一步地,所述激励电极单元还包括参比电极,所述参比电极的输入端与所述扫描电势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参比电极的输出端与所述反应池电连接以对所述待测溶液产生激励。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用于承载反应池的检测台、与所述检测台固定连接的支架壁、与所述支架壁固定连接的支架板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架板上的光线入射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87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