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放钢吊箱围堰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68701.5 | 申请日: | 2021-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6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何江斌;梁斌;谭敏;刘祖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6F11/00 | 分类号: | B66F11/00;B66F3/46;E02D19/04;E04G21/16 |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郑华海 |
| 地址: | 545616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放 钢吊箱 围堰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下放钢吊箱围堰的装置,包括支撑牛腿(2)、承重梁(10)和两台立式千斤顶(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扁担梁(9)、精扎螺纹钢吊杆(8)、第一螺母(4)、第二螺母(6)和第三螺母(7),所述支撑牛腿(2)分别焊接在支承钢管桩(1)的外侧并位于水面上方,待下放的钢吊箱围堰(3)定位在支撑牛腿(2)上,所述承重梁(10)水平设置,且承重梁(10)的两端分别定位在相邻的两个支承钢管桩(1)的上端,两台立式千斤顶(5)沿承重梁(10)长度方向并排设置并与承重梁(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扁担梁(9)定位在两台立式千斤顶(5)上端,且扁担梁(9)与承重梁(10)相互平行;所述精扎螺纹钢吊杆(8)的下端依次穿过扁担梁(9)和承重梁(10)并延伸至承重梁(10)的下侧,且精扎螺纹钢吊杆(8)位于两台立式千斤顶(5)之间;所述钢吊箱围堰(3)的侧边设有用于与精扎螺纹钢吊杆(8)连接的吊点,精扎螺纹钢吊杆(8)的下端穿过吊点并与第一螺母(4)配合,使得钢吊箱围堰(3)与精扎螺纹钢吊杆(8)连接;所述第二螺母(6)与精扎螺纹钢吊杆(8)配合并位于扁担梁(9)与承重梁(10)之间,所述第三螺母(7)与精扎螺纹钢吊杆(8)配合并位于扁担梁(9)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放钢吊箱围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精扎螺纹钢吊杆(8)采用PSB830精扎螺纹钢筋加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放钢吊箱围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10)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工字钢(101)、以及用于将两根工字钢(101)连接为一体的连接钢板Ⅰ(102),连接钢板Ⅰ(102)分别与工字钢(101)的上下端面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放钢吊箱围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101)的型号为I56b工字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放钢吊箱围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担梁(9)包括两根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槽钢(91)、以及用于将两根槽钢(91)连接为一体的连接钢板Ⅱ(92),连接钢板Ⅱ(92)分别与槽钢(91)的上下端面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下放钢吊箱围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91)的型号为32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放钢吊箱围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吊箱围堰(3)的上端设有向外侧延伸的外翻边(31),吊点设置于外翻边(31)上,且吊点处的外翻边(31)上下端面分别焊接有加强钢板(32)。
8.一种下放钢吊箱围堰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钻孔平台相邻的支承钢管桩(1)之间焊接支撑牛腿(2),并在支撑牛腿(2)上完成钢吊箱围堰(3)的焊接拼装;
S2、将承重梁(10)水平定位在相邻的两个支承钢管桩(1)上端,并将两台立式千斤顶(5)放置固定在承重梁(10)上与吊点的位置对应,再将扁担梁(9)水平放置固定在两台立式千斤顶(5)上端,将精扎螺纹钢吊杆(8)从扁担梁(9)和承重梁(10)中部预留的间距穿过,且精扎螺纹钢吊杆(8)的下端与钢吊箱围堰(3)的吊点结合,第一螺母(4)与精扎螺纹钢吊杆(8)螺纹配合将精扎螺纹钢吊杆(8)与钢吊箱围堰(3)连接,同时将立式千斤顶(5)和第三螺母(7)分别与精扎螺纹钢吊杆(8)螺纹配合且立式千斤顶(5)位于扁担梁(9)和承重梁(10)之间,第三螺母(7)位于扁担梁(9)上侧,并将第三螺母(7)向下旋紧使得第三螺母(7)抵在扁担梁(9)上端面;
S3、将两台立式千斤顶(5)同时压油提升,钢吊箱围堰(3)的重量由精扎螺纹钢吊杆(8)和第三螺母(7)传递至扁担梁(9)上,立式千斤顶(5)持续向上提升扁担梁(9)从而将钢吊箱围堰(3)提离支撑牛腿(2)上方5~10cm,然后将第二螺母(6)向下旋紧使得第二螺母(6)抵在承重梁(10)上端面,再将两台立式千斤顶(5)回油下降,持荷30分钟,检查各部位无异常后,拆除支撑牛腿(2);
S4、将第三螺母(7)向上空旋约15~25cm,此时钢吊箱围堰(3)的重量由精扎螺纹钢吊杆(8)和第二螺母(6)传递至承重梁(10)上;
S5、将两台立式千斤顶(5)同时压油提升,将扁担梁(9)顶升至与第三螺母(7)相互抵压后继续顶升扁担梁(9),通过精扎螺纹钢吊杆(8)将钢吊箱围堰(3)提升,直到第二螺母(6)离开承重梁(10)上方2~4mm,此时钢吊箱围堰(3)的重量由精扎螺纹钢吊杆(8)和第三螺母(7)传递至扁担梁(9)上;
S6、将第二螺母(6)向上空旋20~25cm;
S7、将两台立式千斤顶(5)缓慢回油下降,钢吊箱围堰(3)缓慢下降,直至第二螺母(6)抵压在承重梁(10)上端面后停止下降,此时钢吊箱围堰(3)的重量由精扎螺纹钢吊杆(8)和第二螺母(6)传递至承重梁(10)上;
S8、重复步骤S4~S7,逐步将钢吊箱围堰(3)下放入水,完成钢吊箱围堰(3)的下放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87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承载功能的音响木质外壳
- 下一篇:一种智能双路交流接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