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防护电池内短路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8693.4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9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彪;宋文吉;冯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G01R31/396;G01R31/367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邓潮彬;莫瑶江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防护 电池 短路 方法 | ||
1.一种主动防护电池内短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内短路概率估算模型;
获取电池的历史充放电数据以及当前工况数据,利用内短路概率估算模型计算出电池即将发生内短路的概率估算结果;
根据该内短路发生的概率估算结果来采取安全保障措施,以保证电池的安全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防护电池内短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短路发生的概率估算结果利用蒙特卡罗方法,经过多次重复试验获得的内短路概率值;而单次试验中,判断是否出现内短路,是根据枝晶锂的累积量和阈值的大小比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防护电池内短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短路概率估算模型通过如下方式建立:
通过多次的样本检测,获得内短路发生概率在不同条件下枝晶锂的生长情况以及发生内短路的概率,并进一步建立枝晶锂服从的概率分布模型,获得内短路概率估算模型。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主动防护电池内短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短路概率估算模型是根据枝晶锂的累积量作为判断条件的,当枝晶锂的累积量nLi超过了阈值nmax,则判断电池出现了内短路现象,若枝晶锂的累积量没有超过阈值,则认为该次试验没有出现内短路;其中,计算获得,其中ILi是析锂反应电流,F表示法拉第常数,t表示析锂反应的时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防护电池内短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值为单位体积枝晶的质量或摩尔数。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动防护电池内短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枝晶锂的累积量是通过析锂反应电流获得,析锂反应电流为其中I是电池常规充电过程中的反应的电流密度,ΔULiC2Li表示碳化锂LixC6相对金属Li(s)的电势,η是电池的过电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防护电池内短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充放电数据包括充放电倍率、内阻、SOC、电压随时间变化。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防护电池内短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保障措施包括降低充放电倍率、降低电池温度、更换电池包。
9.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主动防护电池内短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充放电数据采用自带的数据处理中心存储或通过云端存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防护电池内短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示电池为是一个或多个锂离子电池或金属锂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869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