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凝汽器钛管内壁用除垢剂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8047.8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6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孟长功;潘玉珍;赵永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出新涂装厂 |
主分类号: | C02F5/08 | 分类号: | C02F5/08 |
代理公司: | 辽宁鸿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2 | 代理人: | 苗青 |
地址: | 11602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凝汽器 内壁 除垢剂 | ||
本发明属于钛管除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凝汽器内壁用除垢剂;除垢剂由质量百分比5.0~30%的多羟基化合物、5.0%~15%的缓蚀阻垢剂、金属离子螯合剂和去离子水组成,在使用时根据需要控制除垢剂温度。多羟基化合物和金属离子螯合剂作为关键组分用于去除凝汽器钛管内壁沉积的锰、铝、铁、钙垢等,而缓蚀阻垢剂能有效防止钛管的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晶间腐蚀等局部腐蚀损伤,同时,本发明提出的除垢剂还能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除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凝汽器钛管内壁用除垢剂。
背景技术
作为核电行业常用的换热设备,凝汽器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会因为冷却水管内壁形成致密硬垢,导致热阻增大,冷却水管换热效率下降,冷却效果变差,同时也容易引起垢下腐蚀等问题(欧少明,余伟权,汽轮机凝汽器钛管化学清洗的创新研究及应用,广东电力,2016,29(9),27-31.);而且不同核电厂由于所处地域不同,使用的循环冷却海水水质所含金属元素不同,导致出现的结垢成分不同,如某些核电厂使用含锰元素较多的海水作为冷却介质,其凝汽器结垢主要由锰、铝、铁、钙等的氧化物或碳酸盐组成,对化学清洗配方组成如酸度、抗腐蚀能力及清洗液的排放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环保型的核电站凝汽器钛管内壁海水垢除垢剂,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且处理后的溶液可以对含金属离子及少量放射性物质的废水进行处理。
发明内容
为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核电站凝汽器钛管内壁海水垢除垢剂,能够对所用设备内壁表面除垢的同时,减少新的腐蚀,并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凝汽器钛管内壁用除垢剂,包括以下原料组分:多羟基化合物、缓蚀阻垢剂和金属离子螯合剂。
各原料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5.0~30%多羟基化合物、5.0~15%缓蚀阻垢剂、1.0%~10%金属离子螯合剂,其余为去离子水。
优选地:10%多羟基化合物、10%缓蚀阻垢剂、3.0%金属离子螯合剂、77%去离子水。
所述的多羟基化合物和金属离子螯合剂作为关键组分用于去除凝汽器钛管内壁沉积的锰、铝、铁、钙垢等;其中,所述的多羟基化合物为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葡萄糖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所述的金属离子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纳、柠檬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所述的缓蚀阻垢剂能有效防止钛管的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晶间腐蚀等局部腐蚀损伤,为六次甲基四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葡萄糖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
使用时,控制除垢温度为20~4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除垢剂的配方中没有酸碱性很强的原料,且对凝汽器钛管内壁沉积的锰、铝、铁、钙垢等具有良好的去除能力,长期使用不会破坏凝汽器钛管内壁,既能达到去除海水结垢的效果,又能保护钛管不受腐蚀;
2.本发明的除垢剂能够很好的达到清除凝汽器钛管内壁结垢的目的,能够保证钛管内壁长时间不结垢;
3.本发明的除垢剂配方比例合理,并且制备简单,去除效果较好,适用性较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实施例1
按质量百分比由10%的抗坏血酸钠、15%的葡萄糖酸钠阻垢剂、5.0%的乙二胺四乙酸金属离子螯合剂和去离子水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出新涂装厂,未经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出新涂装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80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