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消费后回收材料改善注塑制品外观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067656.1 | 申请日: | 2021-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7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孙同杰;郭雪梅;朱清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诚模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00 | 分类号: | B29C45/00;B29C45/7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关艳芬 |
| 地址: | 2152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消费 回收 材料 改善 注塑 制品 外观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消费后回收材料改善注塑制品外观的方法,包括:分别测试原始注塑材料和改性注塑材料的流动加工性能参数,其中改性注塑材料是在原始注塑材料中混合第一指定比例的消费后回收材料得到的;根据原始注塑材料和改性注塑材料的流动加工性能参数确定消费后回收材料在第一指定比例下是否可用于改善注塑制品外观;若确定消费后回收材料在第一指定比例下可用于改善注塑制品外观,确定改性注塑材料对应的注塑工艺条件;根据注塑工艺条件对改性注塑材料进行注塑成型,得到外观改善的注塑制品。本发明可以在不升高模温的条件下,有效改善注塑制品的外观,且缩短成型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制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利用消费后回收材料改善注塑制品外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消费类电子产品和汽车领域中,消费者对于各类注塑制品的外观要求越来越高,而具有鲜艳色泽、高光泽度并具有较为平衡的力学强度的免喷涂注塑产品也成为众多生产商追求的目标。为了改善注塑制品的外观,现有的解决方案主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方面从注塑工艺的角度进行外观改善,一般采用比较高的模温以增加熔体的流动性,但高的模温往往会延长成型周期,而急冷急热工艺又需要额外的设备投入。第二方面从原料的角度进行外观改善,一般需要调节塑料原料的熔融指数和分子量分布,但要开发一个新的产品牌号往往需要很高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并且,在许多实际应用场景中,如何有效地平衡注塑制品的外观和物理力学性能,也成为棘手的问题。比如,对于抗冲击性能要求比较高的应用场合,通常会选择熔融指数相对比较低的聚碳酸酯材料,但过低的熔融指数往往带来许多外观问题;对于强度和模量要求特别高的场合,通常会选择加纤料,但玻璃纤维的加入常常会导致注塑制品表面浮纤,严重影响外观;对于有免喷涂要求的产品,其外观和耐磨性往往难以平衡。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新的改善注塑制品外观的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利用消费后回收材料改善注塑制品外观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消费后回收材料改善注塑制品外观的方法,其可以在有效改善注塑制品外观的同时,缩短成型周期。
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增强注塑制品外观的改善效果。
本发明的一个又进一步的目的在于在改善注塑制品外观的同时保持注塑制品的力学强度。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消费后回收材料改善注塑制品外观的方法,包括:
分别测试原始注塑材料和改性注塑材料的流动加工性能参数,其中所述改性注塑材料是在所述原始注塑材料中混合第一指定比例的消费后回收材料得到的;
根据所述原始注塑材料和所述改性注塑材料的所述流动加工性能参数确定所述消费后回收材料在所述第一指定比例下是否可用于改善注塑制品外观;
若确定所述消费后回收材料在所述第一指定比例下可用于改善注塑制品外观,确定所述改性注塑材料对应的注塑工艺条件;
根据所述注塑工艺条件对所述改性注塑材料进行注塑成型,得到外观改善的注塑制品。
可选地,所述流动加工性能参数包括103-104/秒剪切速率下的剪切粘度和平均分子量;
所述根据所述原始注塑材料和所述改性注塑材料的所述流动加工性能参数确定所述消费后回收材料在所述第一指定比例下是否可用于改善注塑制品外观的步骤包括:
判断是否所述改性注塑材料的剪切粘度低于所述原始注塑材料的剪切粘度且所述改性注塑材料的平均分子量低于所述原始注塑材料的平均分子量;
若是,则确定所述消费后回收材料在所述第一指定比例下可用于改善注塑制品外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诚模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诚模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76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