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全屋人员追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6869.2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0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魏劲超;彭世伟;张洪利;李晓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72 | 分类号: | G01S13/7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吴中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毫米波 雷达 人员 追踪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毫米波雷达应用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全屋人员追踪方法,在保证室内人员精确追踪检测的同时,保护隐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全屋相应区域部署毫米波雷达;S2、建立全屋模型;S3、在应用时,定时采样部署的各个雷达上报的目标人员数据并转换为全屋坐标数据,将全屋坐标数据记录在全屋模型中;S4、在全屋模型中对各雷达上报的目标人员数据创建全屋全局标识,用于全屋追踪;S5、在全屋追踪过程中,根据各个检测分区的门线区域内的目标人员丢失/新增情况,判断是否发生跨域事件,若发生跨域事件,则将该跨域的目标人员信息继承到新的区域中的相应新增点位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毫米波雷达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全屋人员追踪方法。
背景技术
安防科技与智能化相结合是一个全屋智能系统的大发展方向。目前,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全屋监控系统使用视频监控或者红外传感监控,视频监控涉及到人员隐私容易引起被监测方抵触,而红外人体感应只能用于判定人员的有无状态,难以获取人员的精确位置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全屋人员追踪方法,在保证室内人员精确追踪检测的同时,保护隐私。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全屋人员追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全屋相应区域部署毫米波雷达;
S2、建立全屋模型;
S3、在应用时,定时采样部署的各个雷达上报的目标人员数据并转换为全屋坐标数据,将全屋坐标数据记录在全屋模型中;
S4、在全屋模型中对各雷达上报的目标人员数据创建全屋全局标识,用于全屋追踪;
S5、在全屋追踪过程中,根据各个检测分区的门线区域内的目标人员丢失/新增情况,判断是否发生跨域事件,若发生跨域事件,则将该跨域的目标人员信息继承到新的区域中的相应新增点位上。
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S1中,所述在全屋相应区域部署毫米波雷达的方法包括:
获取房屋户型平面图,在房屋户型平面图的基础上标定毫米波雷达安装点位,确保房屋全部区域都能够被雷达照射。
作为进一步优化,步骤S2中,所述建立全屋模型的方法包括:
以房屋户型平面图作为模型基础,按照雷达所在房屋区域对全屋检测区域进行物理或者逻辑分区获得检测分区,并以相邻两个检测分区的通道交汇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作为相应检测分区的门线区域;
根据各雷达的成像区域和其安装位置确定雷达成像的边界;在对雷达监测区域中的目标人体的识别判断时仅针对边界内的数据进行分析;
将部署的各个雷达的位置坐标以及雷达探测的目标位置转换为以房屋户型结构外接矩形为整体图像的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
作为进一步优化,将雷达探测的目标位置转换为以房屋户型结构外接矩形为整体图像的世界坐标系中的坐标的方法包括:
将以房屋户型结构外接矩形为整体图像的左上角作为坐标原点,坐标原点向右为X轴增量方向,坐标原点向下为Y轴增量方向;则有:
雷达探测的目标位置的世界坐标x轴分量=雷达安装位置世界坐标x轴分量+雷达坐标系探测点位x轴分量*cos(alpha角度)+雷达坐标系探测点位y轴分量*sin(alpha角度);
雷达探测的目标位置的世界坐标y轴分量=雷达安装位置世界坐标y轴分量+雷达坐标系探测点位x轴分量*sin(alpha角度)-雷达坐标系探测点位y轴分量*cos(alpha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68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