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确定位构件边线的BIM建模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065656.8 | 申请日: | 2021-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6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晖;王韬;张琴;陈朋;葛鑫;李浩然;李贝娜;杨波;徐文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2 | 分类号: | G06F30/12;G06F3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孙彦斌;晁璐松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定位 构件 边线 bim 建模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定位构件边线的BIM建模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构件信息数据,基于构件信息数据建立参数化构件族库,根据CAD图纸和参数化族库建立基础模型,对基础模型进行碰撞分析与深化处理,得到基础模型的深化模型,基于深化模型生成构件边线轮廓深化图,导出构件边线轮廓深化图及其相关工程量数据。本发明以二维图纸为依据,三维模型为基础,精准反应基础构件关系,快速定位模板边线,实现基础结构施工现场零返工、高效率、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结构基础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精确定位构件边线的BIM建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结构基础施工过程中,通常依靠图纸和现场实际测量放线做到垫层模板及其他构件的边线定位,但是这种传统方法并不能真实反映构件间的边线定位关系,只能一边施工一边发现问题并解决,即使采用BIM模型辅助定位,也要按照传统施工步骤从下至上逐步建模,遇到复杂节点只能针对性创建节点模型,构件应用不够灵活,另一方面,传统的建模方式常会忽略构件间的重叠问题,软件中两个单独的构件会形成两个独立的轮廓,无法真正做到“精确”出具轮廓图。按照此方式建模,模型越是精细,耗费的时间也就越长,往往建模工作还未结束,现场施工就已经进行下一阶段了,尤其是对结构基础形式复杂、工期要求紧张的项目,更容易造成BIM模型无用武之地的现象,既增加了时间成本与资源成本的投入,又降低了施工效率,同时也不符合国家绿色施工的理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确定位构件边线的BIM建模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传统的建模方法无法精确出具轮廓图,构件应用不灵活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确定位构件边线的BIM建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构件信息数据;
基于构件信息数据建立参数化构件族库;
根据CAD图纸和参数化族库建立基础模型;
对基础模型进行碰撞分析与深化处理,得到基础模型的深化模型;
基于深化模型生成构件边线轮廓深化图;
导出构件边线轮廓深化图及其相关工程量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获取构件信息数据包括:获取CAD图纸,基于CAD图纸获取构件信息数据,其中构件信息数据包括构件的尺寸,形状,放坡角度和材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基于构件信息数据建立参数化构件族库包括:
根据BIM的基于楼板的公制常规模型样板和基于楼板的公制轮廓样板创建基础构件;
对基础构件进行参数化定义,得到多个参数化构件族;
判断多个参数化构件族的族参数是否可以任意更改,并且更改后的多个参数化构件族能够正常使用,如果是,将多个参数化构件族存入参数化构件族库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对基础构件进行参数化定义,得到多个参数化构件族具体包括:
根据构件信息数据对基础构件的族参数进行设置,得到多个参数化构件族,其中族参数包括基础构件的放坡角度,尺寸和形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根据CAD图纸和参数化族库建立基础模型包括:
根据CAD图纸创建筏板;
对参数化构件族进行参数设置,并将设置参数后的构件族放置在筏板的对应位置上,得到基础模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根据CAD图纸创建筏具体包括:
从CAD图纸中获取标高,并基于标高和施工流水段搭建筏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56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