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检测管内环境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065263.7 | 申请日: | 2021-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9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曹国权;陈凡;徐尧;马宇臣;祁晓乾;王枫;孙波;王美琪;马骁;赵雪盈;白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燃环能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2 北京市密云区新北路15号投***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检测 内环境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检测管内环境设备,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外圆壁面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管道的外圆壁面开有三个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延伸孔,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管道左侧位置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管道中间位置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管道右侧位置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密度传感器,当压力传感器在工作时,压力传感器可对管道内部燃气的气压进行检测,检测后的数据再通过处理器传输给显示屏,此时显示屏上可显示管道内部燃气的气压,从而使工作人员便于观看到管道内部燃气的气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检测管内环境设备。
背景技术
天然气管道是指将天然气从开采地或处理厂输送到城市配气中心或工业企业用户的管道,又称输气管道,通常会在天然气管道表面安装压力检测设备,方便观测管道内的气体压力从而进行调整。
例如公开号为CN206943822U,其中提出了管道天然气压力检测设备,该组件通过管道为双层管道,内管壁与外管壁之间包括间隙层,还包括设置在管道上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处理器,当报警器响起,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处理器外壳带有显示屏,显示当前压力变化情况,但在组件在检时只能检测出管道内部是否漏气,但并不能检测出管道内的燃气的压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检测出管道内的燃气的湿度、压力、燃气含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智能检测管内环境设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智能检测管内环境设备,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外圆壁面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管道的外圆壁面开有三个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部的一端开设有延伸孔,所述转动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密封垫,所述外壳的前侧开设有观察槽,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管道左侧位置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管道中间位置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管道右侧位置所述转动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密度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当压力传感器在工作时,压力传感器可对管道内部燃气的气压进行检测,通过设置密度传感器,当密度传感器在工作时,密度传感器可对管道内部燃气的密度进行检测。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固定框相互远离的两侧分别开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移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显示屏,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后的数据再通过处理器传输给显示屏后,此时显示屏上可显示管道内部燃气的气压,从而使工作人员便于观看到管道内部燃气的气压。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移动块与所述限位槽活动卡接在一起,所述移动槽内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弹簧,所述弹簧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块的后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移动块,当移动块移出限位槽的内部后,此时可将固定框从外壳的内部取出,从而使工作人员便于后期对外壳内部的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
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前侧均开设有滑动孔,所述滑动孔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滑动棒,所述滑动棒的左端与所述移动块的右侧固定连接在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动棒,当滑动棒在往后移动时,滑动棒通过移动块可带动弹簧进行移动,此时弹簧受力产生作用力,从而便于移动块移出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观察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挡板,所述观察槽内部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有移动孔,所述移动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板,通过密度传感器可避免外壳外部的杂物通过观察槽进入外壳的内部,从而对外壳内部的设备造成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燃环能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燃环能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52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