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绿石型氮掺杂多元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065254.8 | 申请日: | 2021-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0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玲洁;任杰;暴宁钟;樊先平;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G49/00 | 分类号: | C01G49/00;B82Y40/00;C25B11/091;C25B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绿石型氮 掺杂 多元 金属 氧化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多元金属氧化物制备,旨在提供一种烧绿石型氮掺杂多元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Ce3+盐溶于溶剂中,然后加入配体混匀,获得溶液A;在常温和搅拌条件下,向溶液A中依次加入Fe3+盐、Cr3+盐、Al3+盐,最后加入La3+盐或Y3+盐;然后升温至95℃,在搅拌条件下反应35min,获得溶液B。将溶液B移至恒温烘箱中,在160~180℃下继续反应8~12h;洗涤、离心、烘干后,得到产物。与传统烧绿石型氧化物的固相烧结温度相比,本发明的反应温度至少降低了800℃,且所获产品具有同样优异的导电性能、电催化性能;无需高昂生产设备、控制系统和加热能源,对于环保型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制备步骤简单易行,大大简化工艺条件,有利于实现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元金属氧化物制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烧绿石型氮掺杂多元金属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烧绿石结构氧化物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并在晶格中存在很多的功能性替位,因此在电、热、磁和催化等方面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
烧绿石型A2B2O7系列氧化物的制备方法通常采用共沉淀法等湿化学方法得到前驱体,再经高温(温度一般为1200℃)、高压等烧结方法获得,合成方法条件苛刻,烧结温度高;或者所需压力大,在反应过程中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高温会带来明显的烧结现象,严重影响其导电性、比表面积等性能,影响其性能的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烧绿石型氮掺杂多元金属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烧绿石型氮掺杂多元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Ce3+盐∶Fe3+盐∶Cr3+盐∶Al3+盐∶(La3+盐或Y3+盐)的金属离子摩尔比为0.5∶0.5:0.5~1.5:0.5:0.5,取各金属盐;
(2)将Ce3+盐溶于溶剂中,然后加入配体混匀,获得溶液A;
(3)在常温和搅拌条件下,向溶液A中依次加入Fe3+盐、Cr3+盐、Al3+盐,最后加入La3+盐或Y3+盐;然后升温至95℃,在搅拌条件下反应35min,获得溶液B。
(4)将溶液B移至恒温烘箱中,在160~180℃下继续反应8~12h;
(5)将步骤(4)所得反应产物分别用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3遍后,离心、烘干处理;所得固体产物即烧绿石型氮掺杂多元金属氧化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各金属盐分别为:CeCl3·7H2O或Ce(NO3)3·6H2O、FeCl3·6H2O或Fe(NO3)3·9H2O、Cr(NO3)3·9H2O、Al(NO3)3·9H2O、La(NO3)3·6H2O、Y(NO3)3·6H2O。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溶剂是异丙醇、甲醇或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0652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数据式动作鉴定平台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交互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